时间: 2025-04-26 07:1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01
寄元绪上人
作者: 姚合 〔唐代〕
石窗紫藓墙,此世此清凉。
研露题诗洁,消冰煮茗香。
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
何计休为吏,从师老草堂。
在这座石窗和紫色苔藓的墙壁前,世间的一切都显得清凉无比。用研磨的露水在洁净的纸上题诗,熬冰煮茶散发着香气。闲云在春天的薄影中飘荡,孤独的磬声在夜晚悠长回荡。我何必去做官呢?不如跟随老师在这古老的草堂中安静生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合,字子之,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0年,卒于819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而著称,常表现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姚合隐居时创作,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清幽环境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寄元绪上人》是一首反映隐逸生活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清凉的环境、悠长的磬声和细腻的茶香,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氛围。开头“石窗紫藓墙”勾勒出一个清幽的居所,紫色苔藓的存在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雅,还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
接着,诗人以“研露题诗洁,消冰煮茗香”描绘出他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既有创作的灵感,又有品茗的闲适,表达了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后面的“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则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结合,体现了他对孤独与宁静的珍视。
最后一句“何计休为吏,从师老草堂”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仕途的拒绝,选择追随老师在草堂中隐居。整首诗以清幽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姚合的独特审美和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拒绝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传达了高洁的情操和独立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窗紫藓墙”主要表现了什么意境?
A. 喧闹的城市
B. 清幽的环境
C. 繁华的街道
D. 繁忙的官场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喜欢热闹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 追求财富
D. 享受权利
“孤磬夜声长”中的“孤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茶
D. 一种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合的《寄元绪上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逸的生活,但前者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拒绝,后者则强调自然景色的壮美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意境上相辅相成,展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