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斛栽莲》

时间: 2025-04-30 08:46:09

诗句

数夕一梦吴淞江,两桨飞度荷花乡。

刳中山骨泥数斗,趁雨屈盘三节藕。

镜面光寒溢井花,四顾无人下渴鸦。

老翁真个儿童似,我非韩公亦儿戏。

绿茎亭亭忽独立,帘疏不隔香直入。

宛若船舫坐促膝,遂使江湖在方尺。

虽无太华藕如船,定有庐山房似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46:09

原文展示:

石斛栽莲 朱翌 〔宋代〕

数夕一梦吴淞江,两桨飞度荷花乡。 刳中山骨泥数斗,趁雨屈盘三节藕。 镜面光寒溢井花,四顾无人下渴鸦。 老翁真个儿童似,我非韩公亦儿戏。 绿茎亭亭忽独立,帘疏不隔香直入。 宛若船舫坐促膝,遂使江湖在方尺。 虽无太华藕如船,定有庐山房似笠。

白话文翻译:

几个晚上梦见吴淞江,双桨飞快划过荷花乡。 挖出山中的泥土数斗,趁着雨天弯曲盘绕成三节藕。 井边的水面光亮寒冷,四下无人,渴鸦飞下。 老翁真的像儿童一样,我不是韩公也在儿戏。 绿色的茎干高高独立,帘子稀疏不隔香气直入。 宛如在船舫中促膝而坐,使得江湖缩小在方寸之间。 虽然没有太华山那样巨大的藕,但一定有庐山那样的小屋像斗笠。

注释:

  • 数夕一梦吴淞江:数夕,几个晚上。吴淞江,上海的一条江。
  • 两桨飞度荷花乡:两桨,双桨。飞度,快速划过。荷花乡,指荷花盛开的地方。
  • 刳中山骨泥数斗:刳,挖。中山骨,山中的泥土。数斗,几斗。
  • 趁雨屈盘三节藕:趁雨,趁着雨天。屈盘,弯曲盘绕。三节藕,指藕的三节。
  • 镜面光寒溢井花:镜面,比喻平静的水面。光寒,光亮而寒冷。溢井花,井边的水花。
  • 四顾无人下渴鸦:四顾,四处看。下渴鸦,渴鸦飞下。
  • 老翁真个儿童似:老翁,老人。真个,真的。儿童似,像儿童一样。
  • 我非韩公亦儿戏:韩公,指韩愈。儿戏,玩耍。
  • 绿茎亭亭忽独立:绿茎,绿色的茎干。亭亭,高高直立的样子。独立,独自站立。
  • 帘疏不隔香直入:帘疏,帘子稀疏。不隔,不阻挡。香直入,香气直接进入。
  • 宛若船舫坐促膝:宛若,宛如。船舫,船舱。促膝,膝盖相碰,形容亲近。
  • 遂使江湖在方尺:遂使,使得。江湖,指广阔的水域。方尺,方寸之间。
  • 虽无太华藕如船:虽无,虽然没有。太华,指太华山。藕如船,藕巨大如船。
  • 定有庐山房似笠:定有,一定有。庐山,指庐山。房似笠,房屋像斗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无咎,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石斛栽莲》描绘了作者在梦中划船于荷花乡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和生活的闲适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闲暇之余,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闲适态度的表达。通过梦境中的荷花乡和实际生活中的栽莲活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为引,描绘了一幅荷花乡的美丽画卷。诗中“数夕一梦吴淞江,两桨飞度荷花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而“刳中山骨泥数斗,趁雨屈盘三节藕”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亲手劳作的乐趣。诗中的“镜面光寒溢井花,四顾无人下渴鸦”以静谧的画面传达了宁静安详的氛围。后文通过“绿茎亭亭忽独立,帘疏不隔香直入”等句,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生动形态和香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夕一梦吴淞江,两桨飞度荷花乡”:开篇即以梦境引入,描绘了作者梦中的荷花乡,双桨快速划过,展现了梦境中的动态美。
  2. “刳中山骨泥数斗,趁雨屈盘三节藕”:从梦境回到现实,描述了作者亲手挖泥栽藕的情景,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亲手劳作的乐趣。
  3. “镜面光寒溢井花,四顾无人下渴鸦”:以静谧的画面传达了宁静安详的氛围,井边的水面光亮寒冷,四下无人,渴鸦飞下,形成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卷。
  4. “老翁真个儿童似,我非韩公亦儿戏”:通过老翁像儿童一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幽默感和自嘲态度。
  5. “绿茎亭亭忽独立,帘疏不隔香直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生动形态和香气,绿色的茎干高高独立,帘子稀疏不隔香气直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6. “宛若船舫坐促膝,遂使江湖在方尺”:通过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宛如在船舫中促膝而坐,使得江湖缩小在方寸之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感受。
  7. “虽无太华藕如船,定有庐山房似笠”: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虽然没有太华山那样巨大的藕,但一定有庐山那样的小屋像斗笠,体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面光寒溢井花”中的“镜面”比喻平静的水面,“宛若船舫坐促膝”中的“宛若”比喻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融合。
  • 拟人:如“老翁真个儿童似”中的“老翁”像儿童一样,赋予老翁以儿童的特质,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虽无太华藕如船,定有庐山房似笠”中的对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梦境为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生动形态和香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荷花乡:象征着自然美景和宁静安详的生活。
  • 镜面光寒溢井花:象征着宁静安详的氛围和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 绿茎亭亭忽独立:象征着自然景物的生动形态和香气。
  • 帘疏不隔香直入: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数夕一梦吴淞江”中的“吴淞江”是指什么? A. 上海的一条江 B. 北京的一条江 C. 广州的一条江 答案:A

  2. 诗中“刳中山骨泥数斗”中的“刳”是什么意思? A. 挖 B. 填 C. 堆 答案:A

  3. 诗中“老翁真个儿童似”中的“老翁”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美景 B. 简朴生活 C. 宁静安详 答案:B

  4. 诗中“宛若船舫坐促膝”中的“宛若”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5. 诗中“虽无太华藕如船”中的“太华”是指什么? A. 太华山 B. 太湖 C. 太行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作者在密州出猎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描绘了作者在瓜洲泊船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朱翌《石斛栽莲》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朱翌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绘。
  • 朱翌《石斛栽莲》与王安石《泊船瓜洲》:两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朱翌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王安石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静态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朱翌的诗作,对朱翌的诗风和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对苏轼的诗风和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
  • 《王安石诗选》:收录了王安石的诗作,对王安石的诗风和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郎海西画马 沈栗仲同年宰酃县以弦歌化之邑能鼓雅琴者四十余人其治可想以诗赠之 沈阴 戊子八月十四夜偕祁春浦中允昆明湖踏月 渐冉 西平道中 粤东杂感 峡山古调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顺舞 咏诸葛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冒虎口 津亭 瘴雨蛮云 甘死如饴 钩深极奥 众怨之的 鸿开头的成语 彑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颠顶 雷霆之诛 龜字旁的字 名僧 包含魄的成语 自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以近知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