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0:56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斋宫涂中有作
—— 司马光
并辔出都门,葱笼日欲昕。
野寒余宿雪,树闇湿春云。
稍望郊宫近,先悉马首分。
一朝犹恋恋,可复久离群。
在正月初三,我和广渊一起骑马出城,太阳刚刚升起,天色朦胧。
野外的寒气仍然弥留着昨夜的积雪,树木在湿润的春云下显得幽暗。
稍微远望郊外的宫殿,马头已经朝着分开的方向。
一朝之间我依然恋恋不舍,怎么能再久地离开我的朋友们呢?
“南薰门”是古都长安的一个门,象征着出行与归属。诗中提及的“郊宫”则可能指代当时的皇家园林,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的思索。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司马光的诗词风格严谨,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正月,正值春季,诗人在外出游玩时写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出行的美丽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开头以“并辔出都门”引入,既表现出出行的兴奋,又暗含着对故土的眷恋。接着,诗人通过“葱笼日欲昕”描绘了晨曦中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野寒余宿雪”,则反映了春天初至,寒意仍在,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力。至于“稍望郊宫近”,则隐约透露出与友人游玩时的愉悦,转而“可复久离群”的感慨,突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依恋。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离别时的情感冲突,令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深深的眷恋,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并辔出都门”意指什么?
A. 走出城市
B. 骑马出行
C. 进入城市
D. 离开朋友
“树闇湿春云”中的“湿”指的是?
A. 太阳
B. 春天的雨
C. 残雪融化
D. 友人的泪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同样表现出对自然与友情的探索,但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的关怀与人情的温暖。两者的风格各异,却都能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找到情感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