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2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2:34
同颜使君真卿、李侍御萼游法华寺登凤翅山望
作者:皎然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
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
缓步凌彩蒨,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
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
何似钟山集,征文及惠休。
这首诗描绘了凤翅山的美丽景色。双峰如同展开的凤翅,秀丽地矗立在南湖州的上空。山的地势环抱着郊外的树木,山的威势更增加了郡楼的气势。正值周柱史来此,恰好与鲁国的诸侯相会。我缓步走在绚丽的景色中,清脆的乐声在耳畔响起。披开云雾,得以领略那灵秀的境界,轻拂石头,来到芳香的洲渚。远处的翠绿与天空的碧蓝交相辉映,秋风拂面,湖泽宽广。萧辰在这里沉思,思想高远,令人惊叹不已。与其说这里的景色和钟山相聚,倒不如说这里的文采和惠休相并。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皎然与友人游玩法华寺和凤翅山时,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与友人交流的愉悦。社会环境上,唐代文化繁荣,士人游山玩水成为一种风尚。
这首诗以凤翅山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双峰开凤翅”,不仅描绘了山的形状,更传达出一种轻盈与优雅的感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传达出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与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中的“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展现了诗人凛然的气质,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后半部分的“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则揭示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表达了文人之间的高尚情谊与思想的碰撞。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友人高论的敬佩,体现了唐代文人游览时的雅致与风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人高雅情操的赞美,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雅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翅”指的是?
“清铙发飕飗”中的“清铙”是指什么?
诗人和谁一起游玩法华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