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0:05
贻李汤
作者: 皎然 〔唐代〕
茅氏常论七真记,
壶公爱说三山事。
宁知梅福在人间,
独为苍生作仙吏。
日服丹砂骨自清,
肤如冰雪心更明。
山中玉笋是仙药,
袖里素书题养生。
愿随黄鹤一轻举,
仰望青霄独延伫。
平生好骏君已知,
何必山阴访王许。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道教的修炼与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诗中提到茅氏的《七真记》和壶公的三山故事,暗示了道教的传说和修道者的生活。梅福作为人间的仙吏,意指他对普通人的关怀与救助。诗人通过描述服用丹药的清净身体、冰雪般的肤色和明亮的心灵,表达了道教修炼带来的身心变化。山中的玉笋被视为仙药,书中则提到养生的理念。最后,诗人愿意跟随黄鹤,仰望青天,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同时,诗人提到自己与知己的关系,表明不必去寻访那些传说中的人物。
作者介绍:皎然(约730-799年),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融入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道教盛行,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吸收与理解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长生与自然的向往。
《贻李汤》通过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展示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美德的追求。茅氏和壶公的提及不仅引出了道教的经典与传说,还突显了修道者的社会责任。梅福作为“仙吏”,则是对人间的关怀,体现了道教“顺应自然,助人为乐”的理念。诗中用“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描绘了修道者的身心变化,展现了道教追求身心和谐的理想。
后半部分,诗人愿随黄鹤,仰望青天,表达了对自由和对自然的敬仰。这种超脱于世俗的思想与实际生活中的责任感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既有对道教哲学的探索,又蕴含了人间的情感与责任,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比喻(如“肤如冰雪”)、拟人(如“愿随黄鹤”)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艺术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间责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也深刻反映了道教哲学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茅氏常论七真记”,指的是哪种文化?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诗人愿随谁轻举,仰望青霄?
a) 白鹤
b) 黄鹤
c) 青鹤
“肤如冰雪心更明”中的“冰雪”象征什么?
a) 纯洁
b) 冷漠
c) 坚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