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8:30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尽管我家离城不远,沿着乡间小路走进了桑麻地。
我最近在篱笆旁种了菊花,但到了秋天却还没有开花。
敲门却没有听到犬吠,想去问问西边的邻居。
听说你到山中去了,归来的时候总是很晚。
此诗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字子度,号秋水,因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人情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皎然迁居之后,表现了他对好友陆鸿渐的思念,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感受。诗中流露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渴望。
《寻陆鸿渐不遇》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的诗,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与友人相聚的渴望与失落感。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新居的环境,虽是近城,却仍然充满了乡野的气息,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则是诗人内心失落的写照,菊花未开象征着友谊的寂寞与期待。最后两句,诗人试图去探望友人,却发现无人应答,这种无奈与孤独感在诗中愈发凸显。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带郭”和“野径”,展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同时,意象的运用(如菊花、犬吠等)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同时表达了对质朴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人移家的地点是:
A. 乡间
B. 城市
C. 山中
D. 湖边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
A. 玫瑰
B. 菊花
C. 荷花
D. 竹子
诗中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失落
C. 愤怒
D. 安详
答案:1. A;2. B;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