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子》

时间: 2025-05-04 06:03:22

诗句

前瞻马耳九仙山。

碧连天。

晚云閒。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

去翩翩。

点轻烟。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3:22

江城子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前瞻马耳九仙山,
碧连天。晚云闲。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
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
去翩翩。点轻烟。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处,
垂柳下,矮槐前。


白话文翻译

向前望去,马耳山在九仙山的前面,
碧空如洗,晚云悠闲。
城上的高台,确实是如此的超然。
不要让匆匆的云雨散去,
今夜,月亮多么美丽。
小溪边,鸥鹭静静飞翔,
在那里轻盈地舞动,点缀着轻烟。
人事凄凉,回首往事已是他年。
不要忘记当年你我欢歌笑语的地方,
在那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

  • 马耳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 超然:超脱于世俗之上的状态。
  • 月婵娟:形容月亮的美丽,指明夜晚的宁静。
  • 鸥鹭:指海鸥和白鹭,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人事凄凉:人生的冷清与无奈。
  • 使君:古代对官员的称呼,指代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写。

创作背景

《江城子》创作于苏轼的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内心的情感,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江城子》是苏轼的一首经典词作,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词中,苏轼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提到的“马耳九仙山”,寓意着理想与超脱,展示了词人的志向与追求;而“晚云闲”和“月婵娟”的描写则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给人以心灵上的安慰。

词的后半部分充满了对人事的无奈与叹息,尤其是“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表现出岁月流逝带来的孤独感与对往昔的怀念。最后,苏轼以“莫忘使君歌笑处”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苏轼超然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瞻马耳九仙山:向前眺望,马耳山在九仙山前面,表达了对远方理想的向往。
  2. 碧连天:形容天空的湛蓝,暗示着无限的可能。
  3. 晚云闲:晚上的云朵悠闲地漂浮,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高台在城上,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优雅。
  5. 莫使匆匆云雨散:希望不要让短暂的美好消逝。
  6. 今夜里,月婵娟:今夜的月亮多么美丽,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7. 小溪鸥鹭静联拳:小溪边,鸥鹭静静飞翔,展示了自然的和谐美。
  8. 去翩翩。点轻烟:轻盈的身影与轻烟交织,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
  9.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人生的冷清与无奈,回首往事已是他年,流露出对过去的感慨。
  10. 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呼唤对友人曾经欢笑的美好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意象。
  • 对仗:如“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耳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月亮:象征着美好与宁静,常用于表达思念之情。
  • 鸥鹭: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垂柳与矮槐:常作为怀旧的象征,代表着过往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城子》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词中提到的“马耳山”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
    • C) 世俗
    • D) 消逝
  3.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伤感
    • C) 愤怒
    • D) 幸福

答案:

  1. C) 苏轼
  2. B) 理想
  3. B) 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另一经典词作,表达对月亮与人生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亦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江城子》与《水调歌头》: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水调歌头》更注重对人事的哲理思考,而《江城子》则更偏向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江城子》的美学价值和情感内涵。

相关查询

春怨 边城曲 将至道州寄李使君 彭婆馆逢韦判官使还 赠史开府 送王翁信及第归江东旧隐(作方干诗,送友及第归浙东)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 潘处士宅会别 女耕田行 题秦隐君丽句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村箫社鼓 四点底的字 曾母投杼 家用电器 食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多怀顾望 苦结尾的成语 举石锁 直后 波罗塞戏 不浸润 包含舅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伤结尾的成语 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没有说的 舍近谋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