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3:40
九华山
作者:郭夔 〔唐代〕
岩翠凌云出迥然,
岧峣万丈倚秋天。
暮风飘送当轩色,
晓雾斜飞入槛烟。
帘卷倚屏双影聚,
镜开朱户九条悬。
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九华山的翠绿岩石高耸入云,
如同万丈高峰依偎在秋天的天空。
傍晚的微风将窗外的色彩轻轻送来,
清晨的雾气斜飞,飘入了窗前的烟雾。
帘子卷起靠在屏风上,双重影子聚集在一起,
镜子打开,红色的门窗上悬挂着九条彩带。
画图何必每家每户都有,
自有美丽的画图展现在眼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更多是描绘自然景色,通过描绘九华山的壮丽与清晨、黄昏的变化,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悟。
作者介绍:
郭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九华山》创作于唐代,时代背景是唐代盛世,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普遍存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郭夔的《九华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九华山的壮丽与灵动。开篇的“岩翠凌云出迥然”,以“岩翠”勾勒出九华山的高耸与苍翠,给人一种直插云霄的感觉,仿佛与天相接。接下来的“岧峣万丈倚秋天”,通过“万丈”加强了山的巍峨,构建出一种巍峨高耸、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诗中的“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更是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晚风与晨雾交替,将一天的美景尽收眼底,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后面的“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则通过室内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呼应,意境更加深远。结尾的“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认为自然本身就是最美的画图,不必拘泥于人造的画作。这种对自然的赞美与归属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九华山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成为古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九华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岩翠凌云出迥然”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朱户”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郭夔的《九华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前者更突出山的壮丽与气势,而后者则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沉静。两首诗都体现出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风格上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