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0:09
官庄晚霁
作者:潘纬〔唐代〕
平原眺晚霁,百里见苍山。
鸟带浮云去,人从暮霭还。
村童过雨集,野老到秋闲。
倚杖逍遥者,听蝉竹径间。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平原景象。诗人远望苍山,尽收眼底;飞鸟带着浮云飞去,人们在暮霭中归来。村里的孩子们在雨后聚集,乡村的老人们悠闲度日。倚杖而立的人,听着蝉鸣声从竹林小径传来,感受到一份宁静与逍遥。
作者介绍:潘纬,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唐代,背景是一个普遍追求自然与宁静的时代。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热爱。
《官庄晚霁》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傍晚。诗人以“平原眺晚霁”开篇,呈现出广阔的视野,显示了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胸怀。接着,诗人通过“鸟带浮云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自由、恬淡的氛围,鸟儿在空中飞翔,仿佛在与浮云嬉戏,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而“人从暮霭还”则引入了人类的生活场景,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村童的嬉戏与野老的闲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一句“听蝉竹径间”,则是对傍晚宁静氛围的总结,蝉鸣声在竹林中回荡,令人心神宁静,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凝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自然的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鸟带浮云去”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倚杖逍遥者”指的是?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