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5
访疾
作者: 孟郊
冷气入疮痛,夜来痛如何。
疮从公怒生,岂以私恨多。
公怒亦非道,怒消乃天和。
古有焕辉句,嵇康闲婆娑。
请君吟啸之,正气庶不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因病而感到痛苦的状态。冷气侵袭着我的伤口,夜里疼痛得更加难忍。这伤痛是因为公事的愤怒而生,不是因为个人的私怨。公愤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愤怒消退才能达到和谐。古代有焕辉的诗句,嵇康悠闲自得。请您吟唱这些诗句,正气或许不会被误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在诗歌中常表达个人的遭遇与情感,关注社会人情,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孟郊生平多艰之时,反映出他在生活中的苦闷与思考,尤其是对痛苦与情感的深刻感受。
这首诗表达了孟郊对痛苦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社会公愤的思考。开篇即以“冷气入疮痛”引入,生动描绘了因病而感受到的痛苦,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随着诗句的展开,他并未仅仅停留在个人的痛苦上,而是引申至社会的公愤和私恨,探讨愤怒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公怒亦非道,怒消乃天和”的表述,诗人提出了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导致和谐的缺失,这一观点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尤为深刻。
后半部分提到的“古有焕辉句,嵇康闲婆娑”,引入了古人的高雅情怀,表达了对正气的向往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在结尾,请求他人吟唱古诗,既是对于古代文人风范的追求,也是对正气的渴望表达。整首诗在悲痛中透出哲理,在个人痛苦与社会问题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展现了孟郊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孟郊对个人痛苦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社会公愤的反思,强调愤怒和私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消退愤怒才能实现和谐。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古人高尚情操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表达,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社会的思考与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冷气”主要指什么?
“公怒亦非道”这句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嵇康”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目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孟郊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