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5:06
霜雪埋百花,及时斗春阳。
城南有高士,买屋入花藏。
经时不出门,为花日日忙。
我居在何许,近止东数坊。
亦有佳公子,连车换帷裳。
隔墙蜂蝶喧,开户草木香。
仙人朱桃椎,发绿童脸芳。
此公不可见,此画来远方。
竹倚屠苏坞,柳拂辘轳床。
素儿虽小小,亦足侑客觞。
尚书廊庙具,气若冰壶凉。
忘年此宾主,吾党有辉光。
人生走尘土,岁月颜鬓苍。
曷不休沐暇,过此薰修房。
宴坐二十年,非痴实难量。
张侯不出家,在家说缘忘。
尚拟问两卿,携肴借红妆。
妍歌听黄子,不饮亦清狂。
霜雪覆盖了百花,春阳及时斗艳。
城南有位高士,买下房子隐居于花丛中。
他经常不出门,为了花儿日日忙碌。
我住在什么地方,离东面几条街。
那里也有位公子,换了华丽的车和衣裳。
隔着墙壁听见蜂蝶喧闹,推开窗户草木散发香气。
仙人掌的朱桃椎,嫩绿的童子脸似乎在微笑。
这位公子无法见面,这幅画来自遥远的地方。
竹子倚靠在屠苏坞,柳树拂过辘轳床。
素儿虽小,却可以陪伴客人饮酒。
尚书廊中气氛如冰壶般凉爽。
忘却年龄的宾主,我们的党派有着辉煌。
人生在尘土中行走,岁月使面容变苍老。
何不在此休闲,享受这薰香的房间。
宴坐二十年,非痴实难以测量。
张侯不出门,在家里谈论缘分的忘却。
我还打算问你们,带上美味的菜肴与红妆。
妍歌在黄子耳边响起,即使不饮酒也感到清狂。
作者介绍: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公辅,号山人,宋代诗人,以豪放之作著称。他的诗风受到李白影响,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隐士追求宁静、自然的时代背景。诗中描写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相聚的乐趣。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然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生活的恬淡。开头两句“霜雪埋百花,及时斗春阳”引出了春天的到来,生动地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场景。接着,诗人通过“城南有高士,买屋入花藏”展现了隐士的生活,隐喻对清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结构松散而自然,语句间流动的情感和景象交织,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
在描绘自然时,诗人使用了“隔墙蜂蝶喧,开户草木香”,通过音响与香气的描写,生动地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同时,诗中提到的“竹倚屠苏坞,柳拂辘轳床”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安宁的生活情境。
最后,诗人以“宴坐二十年,非痴实难量”总结了与友人相聚的岁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哲思。诗人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找深刻的意义,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洒脱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士”指的是?
A. 官员
B. 隐士
C. 商人
答案:B
“霜雪埋百花”中的“霜雪”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答案:B
诗人想表达的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忧愁
B. 烦恼
C. 悠闲
答案:C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