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3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33:13
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春天已经过去了,感谢洛城的人。
柔弱的柳树在风中仿佛轻盈地扬起衣袖,
丛丛的兰花沾着露水,仿佛沾湿了手巾。
独自一人坐着,脸上也难掩愁苦。
春天已经过去了,让我们珍惜这艳阳的年头。
仍有桃花伴着流水,在上游荡,无需辞别竹叶,醉倒在酒杯前。
只希望能再见到蓝天。
“桃花流水”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美好与流逝,取自《桃花源记》中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和往事的追忆。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诗歌风格清新、意蕴深厚而被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春季,时值春天的结束,诗人对春天的消逝充满了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忆江南·春去也》是一首深情而富有画面感的诗。开头一句“春去也,多谢洛城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天即将结束的场景,诗人借助洛阳的春天,引发对故乡的思念。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柔弱的柳树、沾露的兰花,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体现出春天的柔美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特别是“独坐亦含嚬”,诗人虽独坐一处,却无法掩饰内心的忧愁,这种情感的真挚和细腻令人动容。诗中“共惜艳阳年”一句,传达出对春光的珍惜,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渴望。最后两句“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则在愁苦中透出一丝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出对酒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再见到蔚蓝的天空,给人以希望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折射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弱柳”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人“独坐亦含嚬”表达了什么情感?
“犹有桃花流水上”中的“桃花”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