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时间: 2025-05-10 05:53:54

诗句

既老仍开国,因归得赐金。

念怀知主意,坚介见臣心。

笔札尚存纸,性情犹托吟。

向来门下客,东首泪盈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3:54

原文展示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作者:梅尧臣

既老仍开国,因归得赐金。
念怀知主意,坚介见臣心。
笔札尚存纸,性情犹托吟。
向来门下客,东首泪盈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杜公(杜甫)虽已年老,但仍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情景。他因归隐而获得了金赏,表达了他对主人的感念与忠诚。在此,他的笔墨仍留存于纸上,寄托着他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诗的结尾提到往昔的门下宾客,面对这样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

注释

  • 既老:已经年老。
  • 开国:为国家服务,贡献力量。
  • 因归得赐金:因归隐得到赏赐的金子。
  • 念怀:心中思念。
  • 知主意:知晓主人的心意。
  • 坚介:坚贞、正直。
  • 性情犹托吟:性情仍然寄托于吟唱之中。
  • 门下客:曾经在他门下的宾客。
  • 东首:指向东边,可能指失去的故友或故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鲁直,号天池,宋代诗人,曾任地方官,其诗风清新脱俗,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是梅尧臣为追悼太师杜公而作,反映了诗人对杜公的敬仰与怀念。杜公是当时一位为国尽心尽力的官员,诗人通过这首挽词表达了对他忠贞不渝的品格和对国家的贡献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者在国家和主人的面前所承受的责任和心情。在首句“既老仍开国”中,诗人用“老”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但“开国”二字则展现了杜公在政治舞台上的不屈精神,显示出年纪虽大依旧为国家而奋斗的决心。接下来的“因归得赐金”则反映了国家对其贡献的认可,既是对他辛劳的回馈,也是对他忠诚的褒扬。

“念怀知主意,坚介见臣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内涵。诗人通过“知主意”表达了对主人心意的理解与认同,而“坚介见臣心”展示了杜公的坚贞品质,令人感到深切的敬意。紧接着的“笔札尚存纸,性情犹托吟”,则表现了杜公的情感与思想仍通过文字得以传承,表达了对文学的敬重。

最后一句“向来门下客,东首泪盈襟”则带有一丝哀伤,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感叹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这首诗不仅是对杜公的追悼,也是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赞美,传达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既老仍开国:“既老”强调时间的流逝,而“仍开国”则显示出老者在国家事务中的持续贡献,展现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2. 因归得赐金:回归故乡后,因其贡献获得赏赐,体现对其辛勤付出的认可。
  3. 念怀知主意:表达了对主人的感念,表现出对他人心意的敏感和同情。
  4. 坚介见臣心:强调了忠诚与坚贞的品质,展现了对国君的忠心。
  5. 笔札尚存纸:寄托了过去的情感与思想,通过文字得以保存。
  6. 性情犹托吟:即使身处世外,内心的情感依旧通过吟唱表达出来。
  7. 向来门下客:提到曾经的朋友,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8. 东首泪盈襟:最后的感叹,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失去的哀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通过“笔札尚存纸”比喻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和持久性。
  • 情感的寄托:通过吟唱表达内心情感,赋予诗歌深厚的情感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杜公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思考,提醒我们珍惜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智慧的积累。
  • :象征着对忠诚和贡献的认可。
  • 笔札:代表文学与思想的传承。
  • :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失去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开国”是指什么?

    • a) 建立国家
    • b) 为国家服务
    • c) 退隐山林
    • d) 拥有财富
  2. “念怀知主意”中的“知主意”强调了什么?

    • a) 对主人的理解
    • b) 对财富的追求
    • c) 对朋友的怀念
    • d) 对诗歌的热爱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怀念与悲伤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为国家服务
  2. a) 对主人的理解
  3. b) 怀念与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感情深沉。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离别的惆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宣统二年庚戌九月偕同人登宽甸西北峥嵘山,入寺信宿,七律八首 送邃庵公赴陕西用原韵二首 其一 濂溪台 送江太守还柳州 屈五无极过宿话旧 侯叔庸同行过其故居见迎春一株 次韵游湘山二首 其二 戏呈子直 送高大观年兄出狱用其留别韵 戏作次药名十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音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井中视星 酷郁 包含守的成语 战悸 班房 横征苛役 银花火树 别居异财 蜂拥蚁聚 兀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老佛爷 脱遗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