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3:54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作者:梅尧臣
既老仍开国,因归得赐金。
念怀知主意,坚介见臣心。
笔札尚存纸,性情犹托吟。
向来门下客,东首泪盈襟。
这首诗描绘了杜公(杜甫)虽已年老,但仍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情景。他因归隐而获得了金赏,表达了他对主人的感念与忠诚。在此,他的笔墨仍留存于纸上,寄托着他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诗的结尾提到往昔的门下宾客,面对这样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
梅尧臣,字鲁直,号天池,宋代诗人,曾任地方官,其诗风清新脱俗,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是梅尧臣为追悼太师杜公而作,反映了诗人对杜公的敬仰与怀念。杜公是当时一位为国尽心尽力的官员,诗人通过这首挽词表达了对他忠贞不渝的品格和对国家的贡献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者在国家和主人的面前所承受的责任和心情。在首句“既老仍开国”中,诗人用“老”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但“开国”二字则展现了杜公在政治舞台上的不屈精神,显示出年纪虽大依旧为国家而奋斗的决心。接下来的“因归得赐金”则反映了国家对其贡献的认可,既是对他辛劳的回馈,也是对他忠诚的褒扬。
“念怀知主意,坚介见臣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内涵。诗人通过“知主意”表达了对主人心意的理解与认同,而“坚介见臣心”展示了杜公的坚贞品质,令人感到深切的敬意。紧接着的“笔札尚存纸,性情犹托吟”,则表现了杜公的情感与思想仍通过文字得以传承,表达了对文学的敬重。
最后一句“向来门下客,东首泪盈襟”则带有一丝哀伤,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感叹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这首诗不仅是对杜公的追悼,也是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赞美,传达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杜公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思考,提醒我们珍惜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人。
诗中提到的“开国”是指什么?
“念怀知主意”中的“知主意”强调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