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微雨,玉井亭观荷》

时间: 2025-04-26 02:43:44

诗句

猛雨打万荷,怒声战秋鼙。

水银忽成泓,一泻无复遗。

不如微雨来,翠盘万珠玑。

荷翻珠不落,细响密更稀。

清如雪触窗,三更梦闻时。

语君君不信,对境当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44

原文展示:

猛雨打万荷,怒声战秋鼙。
水银忽成泓,一泻无复遗。
不如微雨来,翠盘万珠玑。
荷翻珠不落,细响密更稀。
清如雪触窗,三更梦闻时。
语君君不信,对境当自知。

白话文翻译:

大雨猛烈地打在荷叶上,像愤怒的号角声在秋天的战场上鸣响。
雨水如水银般涌成一片,倾泻而下,毫无留恋。
不如细雨轻轻降临,像翠绿的盘子上镶嵌着无数的珍珠。
荷叶翻动,珠子并未掉落,轻微的声响越来越稀少。
像雪花轻轻碰触窗户,三更时分梦中听见那细腻的声响。
对你说这些你可能不相信,然而对着眼前的景象你自然会明白。

注释:

  • 猛雨:猛烈的雨。
  • 万荷:形容许多荷叶。
  • 怒声战秋鼙:形容雨声如战鼓般愤怒,秋天的感觉。
  • 水银:比喻雨水的流动,形容雨水的急促。
  • :深水,泛指积水。
  • 翠盘:形容荷叶的颜色和形状,像翠绿色的盘子。
  • 珠玑:形容雨滴像珍珠一样。
  • 细响密更稀:细微的声音越来越少。
  • 清如雪:比喻清澈,清爽的感觉。
  • 三更梦闻时:指夜深人静时的梦中细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描写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其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微雨,玉井亭观荷》写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雨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微雨,玉井亭观荷》是一首描写雨中荷花的诗。诗的开头以“猛雨打万荷”引入,生动地勾勒出大雨冲击荷叶的场景,给人一种急促、激烈的感受。紧接着“水银忽成泓”用水银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雨水汇聚成池的情景,表现自然的力量。与猛烈的雨相比,诗人更倾向于“微雨”,这不仅是对雨的喜好,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哲学。

微雨中的荷花,似乎更加柔和、美丽,诗人将其比作“翠盘万珠玑”,展现了雨滴与荷叶的和谐美感。此后的“荷翻珠不落”则传达出一种细腻的观照,荷叶上的雨滴轻轻翻动,却不掉落,象征着生命的韧性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的几句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梦幻般的境界,清如雪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而“语君君不信”则巧妙地表达出诗人对景物的深刻理解与对他人的期许。整首诗以雨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猛雨打万荷:暴雨猛烈地击打着成片的荷叶,表现出雨的急促和强烈的场面。
  2. 怒声战秋鼙:雨声如战鼓般愤怒,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3. 水银忽成泓:雨水如水银般迅速汇聚成水坑,形象生动。
  4. 一泻无复遗:雨水倾泻而下,再无留恋,表现出自然的豪放。
  5. 不如微雨来:诗人更倾向于细雨,表现出对温柔的向往。
  6. 翠盘万珠玑:细雨像珍珠一样落在荷叶上,描绘出美丽的景象。
  7. 荷翻珠不落:荷叶翻动却不掉落雨珠,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8. 细响密更稀:声音细微而稀少,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9. 清如雪触窗:如同雪花轻触窗户,描绘出清新的意境。
  10. 三更梦闻时:夜深人静时的梦境,引入一种梦幻的氛围。
  11. 语君君不信:即使如此,听者可能不相信,含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银”比喻雨水的流动,增强形象感。
  • 拟人:雨声被比作战鼓,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猛雨打万荷”与“怒声战秋鼙”,对称工整,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表现出对温柔细雨的喜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猛雨:象征着激烈、冲击的力量。
  2. :象征着纯洁和美丽。
  3. :象征着珍贵的事物,雨滴的细腻与美丽。
  4. :象征着清纯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认为哪种雨更好?
    A. 猛雨
    B. 微雨
    C. 细雨
    D. 暴风雨

  2. 填空题:诗中“水银忽成泓”是指___

  3. 判断题:诗人对大雨的态度是积极的。(对/错)

答案:

  1. B
  2. 雨水迅速汇聚成水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杨万里李清照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融入个体情感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湖楼题壁 荆溪道中 春寒·漫脱春衣浣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晓至湖上 灵隐寺月夜 雪夜 和毓将军遣感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殷民阜利 一往直前 包含澄的词语有哪些 刑仁讲让 方字旁的字 精诚团结 龍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期度 平心持正 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铜山 沙箸 沐濯 包含弢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拘儒之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