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44
猛雨打万荷,怒声战秋鼙。
水银忽成泓,一泻无复遗。
不如微雨来,翠盘万珠玑。
荷翻珠不落,细响密更稀。
清如雪触窗,三更梦闻时。
语君君不信,对境当自知。
大雨猛烈地打在荷叶上,像愤怒的号角声在秋天的战场上鸣响。
雨水如水银般涌成一片,倾泻而下,毫无留恋。
不如细雨轻轻降临,像翠绿的盘子上镶嵌着无数的珍珠。
荷叶翻动,珠子并未掉落,轻微的声响越来越稀少。
像雪花轻轻碰触窗户,三更时分梦中听见那细腻的声响。
对你说这些你可能不相信,然而对着眼前的景象你自然会明白。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描写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其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微雨,玉井亭观荷》写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雨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
杨万里的《微雨,玉井亭观荷》是一首描写雨中荷花的诗。诗的开头以“猛雨打万荷”引入,生动地勾勒出大雨冲击荷叶的场景,给人一种急促、激烈的感受。紧接着“水银忽成泓”用水银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雨水汇聚成池的情景,表现自然的力量。与猛烈的雨相比,诗人更倾向于“微雨”,这不仅是对雨的喜好,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哲学。
微雨中的荷花,似乎更加柔和、美丽,诗人将其比作“翠盘万珠玑”,展现了雨滴与荷叶的和谐美感。此后的“荷翻珠不落”则传达出一种细腻的观照,荷叶上的雨滴轻轻翻动,却不掉落,象征着生命的韧性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的几句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梦幻般的境界,清如雪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而“语君君不信”则巧妙地表达出诗人对景物的深刻理解与对他人的期许。整首诗以雨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表现出对温柔细雨的喜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超然态度。
选择题:诗人认为哪种雨更好?
A. 猛雨
B. 微雨
C. 细雨
D. 暴风雨
填空题:诗中“水银忽成泓”是指___。
判断题:诗人对大雨的态度是积极的。(对/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