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湖晚秋》

时间: 2025-04-29 17:56:16

诗句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6:16

原文展示:

南湖晚秋
白居易 〔唐代〕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白话文翻译:

八月白露时节,湖水正逐渐变老。
早晚秋风频繁,衰败的荷花半倾倒。
我手攀着青枫树,脚踩着黄芦草。
我苍老的面容显得惨淡,心中充满了冷清的秋意。
我的兄长在淮楚,我的弟弟在蜀道。
何时才能相聚,遥远的烟波浩淼无边。

注释:

  • 白露:农历八月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 水方老:湖水逐渐变得沉静,时间的流逝使水显得“老”。
  • 旦夕:早晚。
  • 衰荷:衰败的荷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衰老。
  • 青枫:青色的枫树,代表着秋天的景色。
  • 黄芦草:秋天时生长的芦苇,颜色发黄,增添了秋意。
  • 惨澹:指面容显得苍老、憔悴。
  • 冷落:孤独、冷清的感觉。
  • 淮楚、蜀道:指作者的兄弟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象征着家庭的分离和思念。
  • 烟波:指湖面上升起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关注社会民生著称。他的诗歌广泛涉及政治、人生、自然等多个主题。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晚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湖边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秋天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南湖晚秋》是白居易在秋季时写的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凄凉而又富有哲思的秋天景象。诗的开头以“八月白露降”引入,直接指向时节,给人一种明朗的时间感。接着,诗人用“湖中水方老”形象地描绘了湖水的宁静与岁月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感伤。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衰败,荷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则通过亲近自然来缓解内心的孤独。诗人在自然中寻找慰藉,但“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又将情感推向深渊,展现了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和对秋天的悲伤。

最后两句“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分离亲人的深切挂念。诗人用“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结束,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对相聚的渴望,整个诗歌在淡淡的忧伤中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八月的白露时节,湖水渐渐沉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早晚秋风频繁,衰败的荷花半倾斜,表现出秋天的萧条。
    •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手握青枫,脚踩黄芦,通过身体的感受增添了秋天的真实感。
    •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老态显现,心中充满秋天的冷清与孤独。
    •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兄弟分散在不同地方,表现了家庭的分离。
    •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对兄弟的思念与期盼,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相聚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突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秋景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白露:象征着秋天的开始,预示着时间的流逝。
  • 湖水:代表了宁静与岁月的沉淀。
  • 衰荷:象征着生命的衰败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 青枫树:秋天的象征,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
  • 黄芦草:增添了秋天的萧瑟感。
  • 烟波:表现了遥远的思念和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露”指的是哪个节气?
      • A. 夏季
      • B. 秋季
      • C. 冬季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谁的思念?
      • A. 朋友
      • B. 兄弟
      • C. 父母
    3. “衰荷”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生命的衰败
      • C. 青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 孟浩然《春晓》: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人生感悟。
  •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的作品在主题上都涉及对自然的描绘,但白居易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查询

送程六 别辛渐 过华阴 山中别庞十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一作高適诗) 送韦十二兵曹 咏史 留别岑参兄弟 岳阳别李十七越宾 上马当山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閠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零数 遮地盖天 脱闷 含牙带角 风鬟雾鬓 塌落 穷追猛打 马丁·伊登 鬼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乙字旁的字 轻财重士 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炰羔 包含弹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