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36:10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
作者:刘禹锡
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
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
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
这首诗描述了刘禹锡送别朋友皇甫少尹前往绛州的情景。祖帐(指皇甫的家)座落在周道旁,前面的旌旗指向晋城。午桥附近,众多官吏纷纷散去,亥字(指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处迎接的是一位老人。诗酒相伴,让人欢乐,但离别时才会感受到彼此的深情。从今往后,洛阳的社群中,吟咏的诗句就归属给书生了。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论家,以其诗歌、散文及政治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讽刺和批判的色彩。
这首诗是在刘禹锡送别朋友皇甫少尹之际创作的,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描绘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官场的繁忙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写,传达了离别时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作者用“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展现了皇甫少尹的家在周道旁,象征着稳重与传统。接着描绘午桥附近官吏的散去,表现出一种日常生活的忙碌,似乎在映衬离别的沉重。
“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一句尤为动人,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诗酒的欢愉,而离别时的情感突显了友情的珍贵与深厚。最后两句则展望未来,提到“洛阳社”的吟咏,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继续,暗示着刘禹锡对友人未来的寄托与祝愿。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送别的情景,情感深邃,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对生活与友谊的独特理解。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文化的传承,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午桥”是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联提到“吟咏属书生”,这是在表达什么?
“诗酒同行乐”中的“乐”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