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36:10
朱门退公后,高兴对花枝。
望阙无穷思,看书欲尽时。
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
人意殷勤惜,狂风岂得知。
诗中的意思是:在朱门大户的宴会上,离开公侯之后,心情愉快地欣赏花枝。遥望宫阙,思绪无尽,读书时却觉得时间不够。花朵在晨曦中竞相开放,傍晚时分的娇艳恰到好处。人们的心意是如此珍惜,狂风又怎能了解到这一切呢?
此诗可见“朱门”一词,历史上常用来指代豪门贵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诗中提到的“阙”与“花”象征着权力与美丽的对比,诗人通过花的盛开与凋零,隐喻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蕴含哲理与人生感慨。刘禹锡的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社会关注意识。
此诗创作于春晚,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思考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和郓州令狐相公春晚对花》是刘禹锡的一首写景抒情诗,整体结构严谨,语言生动。诗中以“花”为中心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开篇的“朱门退公后”直接点出诗人所处的环境,奠定了诗的基调。接下来的“望阙无穷思”则引入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不同追求和价值观。
在描绘花的生长与凋零时,诗人运用“含芳朝竞发,凝艳晚相宜”的对比,展现了花朵在不同时间的美丽,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最后一句“狂风岂得知”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感叹,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权力、知识与自然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哲理。
诗中“朱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含芳朝竞发”意为:
诗的最后一句“狂风岂得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