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雪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2:33:55

诗句

天寒城南寺,门外无马迹。

东风雪疾消,春泥深一尺。

岂无老款段,畏蹶不敢策。

还归见儿女,怕冷不下席。

扬雄玄未就,双鬓飒已白。

虽云客载酒,此意终岑寂。

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

胡为不自勤,守此欲何获。

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

嗟哉好事客,从古百无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55

原文展示:

春雪二首 其二 天寒城南寺,门外无马迹。 东风雪疾消,春泥深一尺。 岂无老款段,畏蹶不敢策。 还归见儿女,怕冷不下席。 扬雄玄未就,双鬓飒已白。 虽云客载酒,此意终岑寂。 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 胡为不自勤,守此欲何获。 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 嗟哉好事客,从古百无一。

白话文翻译:

天气寒冷,城南的寺庙外,没有马匹的痕迹。 东风吹来,雪迅速融化,春泥深达一尺。 难道没有老马,因为害怕摔倒而不敢驱策。 回家见到儿女,因为怕冷而不愿离开温暖的席子。 扬雄的学问尚未完成,双鬓已经斑白。 虽然有客人带着酒来,但内心终究感到孤独。 成功与否是命运,生活也是靠人的努力。 为何不勤奋自勉,守着这些又能得到什么呢? 田地和桑树都丰收,酒也多得溢出。 唉,喜欢做客的人,自古以来百中无一。

注释:

  • 天寒城南寺:指天气寒冷时,城南的寺庙。
  • 门外无马迹:形容寺庙外无人来访。
  • 东风雪疾消:东风吹来,雪迅速融化。
  • 春泥深一尺:融雪后的泥土深达一尺。
  • 老款段:指老马。
  • 畏蹶不敢策:害怕摔倒而不敢驱策。
  • 扬雄玄未就: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指学问尚未完成。
  • 双鬓飒已白:双鬓已经斑白。
  • 虽云客载酒:虽然有客人带着酒来。
  • 此意终岑寂:内心终究感到孤独。
  • 功成则有命:成功与否是命运。
  • 生事亦人力:生活也是靠人的努力。
  • 胡为不自勤:为何不勤奋自勉。
  • 守此欲何获:守着这些又能得到什么呢?
  • 田桑既有裕:田地和桑树都丰收。
  • 醪醴亦馀溢:酒也多得溢出。
  • 嗟哉好事客:唉,喜欢做客的人。
  • 从古百无一:自古以来百中无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春雪时节,对生活和命运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对春雪融化、老马不敢驱策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不易、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雪融化、老马不敢驱策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不易、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天寒城南寺,门外无马迹”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场景,反映了社会的萧条和人们的孤独。“东风雪疾消,春泥深一尺”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岂无老款段,畏蹶不敢策”和“还归见儿女,怕冷不下席”则通过对老马和儿女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们对温暖的渴望。“扬雄玄未就,双鬓飒已白”和“虽云客载酒,此意终岑寂”则表达了对学问未成的遗憾和对孤独的感慨。“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和“胡为不自勤,守此欲何获”则提出了对命运和努力的思考,表达了对勤奋自勉的呼吁。“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和“嗟哉好事客,从古百无一”则通过对丰收和酒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富足和对做客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寒城南寺,门外无马迹: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场景,反映了社会的萧条和人们的孤独。
  2. 东风雪疾消,春泥深一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3. 岂无老款段,畏蹶不敢策:通过对老马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们对安全的渴望。
  4. 还归见儿女,怕冷不下席:通过对儿女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温暖的渴望。
  5. 扬雄玄未就,双鬓飒已白:表达了对学问未成的遗憾和对时间的感慨。
  6. 虽云客载酒,此意终岑寂: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
  7. 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提出了对命运和努力的思考。
  8. 胡为不自勤,守此欲何获:表达了对勤奋自勉的呼吁。
  9. 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反映了生活的富足。
  10. 嗟哉好事客,从古百无一:表达了对做客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泥深一尺”比喻融雪后的泥土深达一尺。
  • 拟人:如“老款段,畏蹶不敢策”将老马拟人化,表达了对安全的渴望。
  • 对仗:如“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对仗工整,表达了对命运和努力的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雪融化、老马不敢驱策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不易、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出了对命运和努力的思考,表达了对勤奋自勉的呼吁,反映了生活的富足和对做客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雪融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 老马不敢驱策:象征生活的艰辛和人们对安全的渴望。
  • 儿女怕冷不下席:象征人们对温暖的渴望。
  • 扬雄玄未就:象征学问未成的遗憾和对时间的感慨。
  • 客载酒:象征孤独和寂寞。
  • 田桑既有裕:象征生活的富足。
  • 醪醴亦馀溢:象征生活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寒城南寺,门外无马迹”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热闹的集市 B. 冷清的寺庙 C. 繁忙的街道 答案:B

  2. 诗中“东风雪疾消,春泥深一尺”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冬天的结束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C

  3. 诗中“岂无老款段,畏蹶不敢策”表达了什么? A. 对老马的同情 B. 对安全的渴望 C. 对生活的艰辛 答案:B

  4. 诗中“扬雄玄未就,双鬓飒已白”表达了什么? A. 对学问未成的遗憾 B. 对时间的感慨 C. 对孤独的感慨 答案:A

  5. 诗中“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提出了什么思考? A. 对命运的思考 B. 对努力的思考 C. 对生活的思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秋怀二首》: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通过对七夕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春雪二首》与黄庭坚的《秋怀二首》: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 张耒的《春雪二首》与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两者都通过对特定时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特定情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对张耒的生平和创作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详细介绍,对理解张耒的诗作有帮助。
  • 《宋代诗歌鉴赏辞典》:对宋代诗歌的鉴赏有详细介绍,对理解张耒的诗作有帮助。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南归 夜到渔家 湘江曲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琵琶台 送远曲 咏怀 沙堤行·呈裴相公 塞下曲 忆远 寒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指东画西 鸟歌万岁乐 聪明绝顶 负固不宾 寓令 大字旁的字 消结尾的成语 连干 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香街 昭德塞违 辟恶除患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