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1:22
邳州晚眺和邓居仁韵
作者: 孙文焕 〔清代〕
绿云弥望水迢迢,
泽国秋残木未凋。
柳色全迷村市暗,
河声直下海门遥。
白门烟雨供凭吊,
黄石功名付泬寥。
碧水自流人自去,
更谁指点授书桥。
远望绿云铺展,水流绵延,
泽国的秋天已然残败,树木却尚未凋零。
柳色迷蒙,笼罩村镇,显得格外阴暗,
河水声直下,遥远的海门听得见。
白门的烟雨中,供人凭吊;
黄石的功名却消逝得无影无踪。
碧水依然流淌,人却逐渐离去,
更有谁来指点,教我如何走上书桥?
“黄石功名”指的是黄石公,寓意高人或隐士,常被用来形容理想和追求。“白门烟雨”则常常引申为思念和怀旧。
孙文焕,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相结合。他的诗常体现出对故乡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邳州,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色,暗示着时光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邳州晚眺和邓居仁韵》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致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理想的反思。诗的开头以“绿云弥望水迢迢”引入,画面宽广,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接着“泽国秋残木未凋”则揭示了秋天的残酷与生命的顽强,带有一丝凄凉的美感。诗中“柳色全迷村市暗”写出了秋天的阴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白门烟雨供凭吊”与“黄石功名付泬寥”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理想的失落,表达了一种人生无常、名利渺小的感慨。结尾“碧水自流人自去,更谁指点授书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对知识的渴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感怀,也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寻,充满了哲理与思索。
诗中“泽国秋残木未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命的脆弱
b) 生命的顽强
c) 生命的繁荣
“白门烟雨供凭吊”中“凭吊”指的是什么?
a) 追忆
b) 祭奠
c) 赞美
诗的最后一句“更谁指点授书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知识
c) 权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