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3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2:49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左,三点水右谲去言字旁。
孤鳞安得宁。
微霜已经显现,知道岁月已晚;砍伐的树木已经开始发芽变绿。
更何况此时的天空金色的夕阳,浩荡的露水沾湿了众多英杰。
我登上高山,俯瞰宇宙,白天的太阳已经西沉。
云海正荡漾,左边是三点水,右边却有文字旁的虚幻。
孤独的鱼鳞又如何能安宁呢?
陈子昂,唐代著名诗人,字伯宗,号梦得,生于683年,卒于736年。他以豪放的个性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壮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富有感悟。
《感遇·之廿二》创作于唐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冲突之际。陈子昂在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
《感遇·之廿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悟。开篇“微霜知岁晏”便引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接着,诗人描写了斧柯的绿色新芽,暗示着生命力的延续与希望。同时,“金天夕”与“浩露沾群英”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人们在美好景致下的情感共鸣。
转折处,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白日已西暝”,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述,更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后一句“孤鳞安得宁”则引发深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和对孤独的感叹。
“微霜”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天夕”指的是:
“孤鳞安得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