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14:45
寂寞荒原下,南山只隔篱。
家贫唯我并,诗好复谁知。
草色无穷处,虫声少尽时。
朝昏鼓不到,闲卧益相宜。
在寂寞荒凉的原野下,南山只隔着一篱笆。我家贫困,只有我自己在这里,谁又能知道我写诗的好呢?草色蔚然无边,虫鸣声音渐渐少了。晨昏之间鼓声不曾传到,闲卧在这里正好适宜。
“朝昏鼓不到”中的“鼓”指的是古代村落的晨鼓,常用于报时和召集村民,表现了诗人身处偏远,生活孤独的状态。
作者介绍:姚合,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一千年,活跃于中唐时期。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姚合的隐居生活中,诗人身处经济困境,远离繁华,渴望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寄贾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寂寞荒原下”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而又广袤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内心的孤寂。南山隔篱,暗示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家贫唯我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贫困的自我认知,似乎在感叹自己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诗好复谁知”更是突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无奈与渴望被理解的心情,表现出一种隐秘的自卑感。
草色无穷、虫声少尽,描绘了诗人身处自然中的悠然自得,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那种难得的宁静。“朝昏鼓不到”,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只有在这种孤独的环境中,他才能静下心来,享受诗歌带来的乐趣。
结尾的“闲卧益相宜”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孤独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反映了对生活的豁达与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与理解,同时表达了在宁静的自然中寻找内心安宁的愿望。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南山”代表什么?
诗中“草色无穷处”的含义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