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3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35:43
题郑驸马林亭
作者: 姚合 〔唐代〕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
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
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
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
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东园中住宅的美好景象,正如我心中所期望的那样。幽静的洞穴里自生草药,新的竹子直插入池中。密密的树林似乎没有尽头,芳草坐在这儿也难以移走。石头的翠色让人怀疑它不是石头,黄莺的歌声似乎在吟唱着诗句。莎草台高出树梢,苔藓墙壁干净得可以题写诗句。我独自一人常来欣赏,这里的人们却不知晓。
姚合,唐代诗人,字景休,号云溪,生于公元780年,卒于公元842年。他以诗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恬淡。
这首诗写于姚合游览郑驸马的林亭时,表现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题郑驸马林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宁静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描绘东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开篇以“东园连宅起”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环境。诗中的“幽洞自生药”与“新篁迸入池”,不仅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更暗示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的“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则通过对密林和芳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安详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迷失于这片自然之中,无法自拔。最后几句“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则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在喧嚣的世界中对宁静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欣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东园”指的是哪里?
A. 北方的园子
B. 西方的庭院
C. 东方的花园
D. 南方的果园
“我独多来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欢喜
C. 忧伤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密林行不尽”意味着什么?
A. 森林很小
B. 森林很茂密
C. 森林中有很多人
D. 森林中没有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