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0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08:07
喜胡遇至
作者: 姚合 〔唐代〕
穷居稀出入,门户满尘埃。
病少闲人问,贫唯密友来。
茅斋从扫破,药酒遣生开。
多事经时别,还愁不宿回。
就林烧嫩笋,绕树拣香梅。
相对题新什,迟成举罚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穷困潦倒时,偶然遇到老朋友的喜悦。诗人居住在偏僻的地方,出入稀少,门前满是尘埃。病了很少有人来探望,贫穷时只有密友才会前来。茅草屋子已经破旧,药酒也只是用来打发时光。事情多了,朋友们久别重逢,心中又忧虑再度分离。与朋友一起在林中烧嫩笋,围着树挑选香梅。面对面谈论新诗,虽然迟迟未能举杯共饮。
姚合(约公元780年-850年),字子文,号东篱,唐代诗人,生于河南,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田园生活及友情,风格清新自然。
《喜胡遇至》写于唐代,诗人处于穷困潦倒的状态,虽然生活艰难,但在与密友重聚的时刻,心中仍感到无比的欢喜。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在逆境中仍能坚守的乐观态度。
《喜胡遇至》是一首描写友情与生活艰辛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相聚的珍惜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开头两句“穷居稀出入,门户满尘埃”直接描绘了诗人孤寂的生活状态,仿佛透过尘埃可以看到他内心的孤独。而“病少闲人问,贫唯密友来”则进一步突出在他贫病交加的生活中,仅有密友的关心让他倍感温暖。茅草屋的破旧和药酒的单调,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就林烧嫩笋,绕树拣香梅”,则代表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与朋友相聚的那一刻,生活的烦恼似乎都被暂时遗忘,诗人与朋友共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欢聚时光。
全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生活充满困境,但真正的友谊能够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快乐。姚合在诗中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显示了他作为诗人的独特才华。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现友情的珍贵与生活的艰辛。尽管生活充满困境,真挚的友谊能够为人们带来温暖和慰藉,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茅斋和药酒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体现,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与对友谊的珍视。嫩笋与香梅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美好的向往。
《喜胡遇至》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茅斋”指的是什么?
诗中“多事经时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月夜忆舍弟》与《喜胡遇至》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家庭情感和生离死别,而姚合则更强调友情在逆境中的温暖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