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7:53
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
作者:苏辙
无限黄花簇短篱,
浊醪霜蟹正堪持。
坐曹温尔夸勤瘁,
割肉何妨诮诋欺。
世外樽罍终自放,
俗间簿领莫相縻。
茱萸插遍知人少,
谈笑须公一解颐。
王摩诘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
插遍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诗中提到黄花簇拥在短篱旁,喝着浑浊的酒,正好品尝着霜打的螃蟹。坐在这里,我夸耀我的勤劳和疲惫,割舍一部分的肉体又何妨被人嘲讽和诋毁。世外的酒樽我可以随意放置,世俗的事务我不愿被牵绊。虽然茱萸的插枝处处可见,但真正知心的人却少之又少,若想谈笑,还是需要你来解开我心中的忧愁。王维的诗中已言明,兄弟们登高之处,我却发现茱萸中少了一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广泛的社会经历而闻名,作品涵盖诗、文、词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诗人在节日之际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传达了对亲友的怀念。
苏辙的《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诗作。诗的开头以“无限黄花簇短篱”描绘了重阳节时菊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节日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浊醪霜蟹正堪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洒脱和淡然的态度。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社会的纷扰和个人的追求,他提到“世外樽罍终自放,俗间簿领莫相縻”,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和独立。尽管周围的环境充满了世俗的牵绊,诗人却选择在这重阳佳节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部分“茱萸插遍知人少,谈笑须公一解颐”则把思念的主题推向高潮,茱萸的普遍可见却又显得知心的人少,诗人期待着与知己的相聚,显露出对友情的渴望和珍惜。通过王维的诗句,诗人再次强调了兄弟间的情谊,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整首诗在节日的背景下,以自然景物为引子,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苏辙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对人生、友情的独立思考,展现了在繁忙世俗中追求内心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王维
B. 苏轼
C. 苏辙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茱萸插遍知人少”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知己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