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1:28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
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
烦恼虽云消,凛然终在臆。
你说山上的泉水,定是有何等的功德。
热气尽去后,水自然变得清凉;
苦涩的东西去掉后,水便甘甜滑爽。
虽然常常有游人来此生病,
却时常取来破旧的葫芦来舀水。
纵然烦恼似乎消散,
但内心的困扰依然存在。
本诗提到的“功德泉”可能与古代对泉水的崇拜有关,泉水被视为大自然的恩赐,常常被连接到健康与长寿的象征。诗中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与依赖,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烦恼未必能因外物而彻底消除的辩证关系。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苏辙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关注社会民生,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八功德泉》是苏辙在金陵游历时所作,泉水的清凉甘甜吸引了游人,也让人思考内心的烦恼与世俗的冲突。诗歌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苏辙在《八功德泉》中通过自然之景,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冲突。泉水既是自然的恩赐,又成为人们寄托希望的象征。前两句强调泉水的清凉与甘甜,展现出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出人心的烦恼与不安。尽管泉水能够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但内心的困扰却无法被完全驱散,这种内心的矛盾使得整首诗更加深邃。
诗句简练而含蓄,字里行间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哲思。通过泉水的描写,苏辙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及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诗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
开篇以问句引入,表现出对泉水的好奇与尊重。
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描述泉水的特性,强调其清凉与甘甜,传达出大自然的恩泽。
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
提到游人因病而来,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烦恼虽云消,凛然终在臆。
结尾反转,揭示内心的困扰依然存在,增加了诗的哲理深度。
整首诗通过泉水的描写,探讨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反思了内心的烦恼与生活的矛盾。诗人以自然为背景,表达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看似简单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泉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内心感受?
诗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