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浦》

时间: 2025-08-09 12:16:06

诗句

江淹送客伤心处,万里人从蜀道来。

柳已三番见秋色,萧萧双鬓若何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16:06

原文展示:

南浦 江淹送客伤心处,万里人从蜀道来。 柳已三番见秋色,萧萧双鬓若何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江淹送别客人的伤心之地,一个远行者从蜀道而来。柳树已经三次见证了秋天的景色,而我那稀疏的双鬓又该如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淹:南朝文学家,其《别赋》中有“送客伤心处”之句,此处借用其意。
  • 蜀道:指连接四川与中原的古道,因其险峻而著名。
  • 三番:三次。
  •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

典故解析:

  • 江淹送客伤心处:引用江淹《别赋》中的典故,表达离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含蓄深沉。此诗可能是在离别之际,感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离别友人或亲人时所作,通过描绘秋景和自身老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借用江淹的典故和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柳已三番见秋色”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自身的老去。而“萧萧双鬓若何哉”则直接抒发了对自身老态的无奈和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借用江淹的典故,点明了离别的伤感背景。
  • 第二句通过“万里人从蜀道来”,描绘了远行者的艰辛旅程。
  • 第三句以柳树三次见证秋色,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第四句直接抒发对自身老态的无奈和忧虑。

修辞手法:

  • 借用典故:通过引用江淹的典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隐喻:通过柳树见证秋色,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老态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树: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秋色:象征衰老和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淹送客伤心处”借用了谁的典故? A. 李白 B. 杜甫 C. 江淹 D. 王维
  2. 诗中的“三番见秋色”隐喻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季节的变化 C. 人生的变迁 D. 自然的循环
  3. 诗中的“萧萧双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王维《送别》: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王十朋《南浦》: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十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江淹集》:了解江淹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别赋》。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後 炭尽地炉危坐至夜分戏作 太息 道室试笔六首 其二 晨起出南堂 秋晚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五月下旬大热晦日夜得雨明旦凉甚 检旧诗偶见在蜀日江渎池醉归之篇怅然有感 郭氏山林十六詠韫玉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虚语高论 衣字旁的字 包含鼙的词语有哪些 左右开弓 亠字旁的字 自首 断然措施 枝布叶分 口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珞珞如石 回语 包含歉的词语有哪些 冰洁渊清 耐心耐意 双引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