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东坡十一绝 其四》

时间: 2025-07-26 19:34:19

诗句

世重元之重竹楼,雪堂名更重黄州。

西山草木尤光彩,一一曾经杖屦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34:19

原文展示:

游东坡十一绝 其四 王十朋 〔宋代〕 世重元之重竹楼,雪堂名更重黄州。 西山草木尤光彩,一一曾经杖屦游。

白话文翻译:

世人重视元之的竹楼,雪堂的名声更加使黄州显赫。 西山的草木也因此显得格外光彩,每一处都曾留下我杖屦的足迹。

注释:

  • 元之:指王元之,宋代文学家,以其竹楼著称。
  • 雪堂:指苏轼在黄州所建的雪堂,是苏轼的隐居之地。
  • 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轼曾在此地任职。
  • 西山:指黄州附近的西山。
  • 杖屦:指行走,此处指游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文学家,与苏轼有交往,其诗作多反映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此诗作于游览苏轼在黄州的遗迹时,表达了对苏轼及其遗迹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十朋游览黄州时,对苏轼的遗迹和当地风光的感慨,体现了对苏轼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元之竹楼和苏轼雪堂的提及,展现了黄州的文化底蕴。诗中“西山草木尤光彩”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隐喻了文化的光辉。最后“一一曾经杖屦游”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地方的深情访问,以及对苏轼文化的深刻体验和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世重元之重竹楼”,点明了元之竹楼在世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 次句“雪堂名更重黄州”,进一步强调了苏轼雪堂对黄州文化的影响。
  • 第三句“西山草木尤光彩”,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象征了文化的光彩。
  • 末句“一一曾经杖屦游”,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地方的亲自访问和深刻体验。

修辞手法:

  • 象征:通过“西山草木尤光彩”象征文化的光辉。
  • 排比:通过“一一曾经杖屦游”强调了作者对每个地方的亲自体验。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元之竹楼和苏轼雪堂的提及,以及对西山草木的描绘,表达了对苏轼文化的敬仰和传承,以及对黄州文化的赞美。

意象分析:

  • 竹楼、雪堂: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重要性。
  • 西山草木:象征着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雪堂”是谁的隐居之地? A. 王十朋 B. 苏轼 C. 王元之 D. 黄州官员 答案:B

  2. 诗中的“西山草木尤光彩”象征了什么? A. 自然美景 B. 文化的光辉 C. 政治的繁荣 D. 经济的富裕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王十朋的其他诗作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诗在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轼诗集》
  • 《王十朋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呈张功甫 其一 中峰寺 游衡山诗十二首 其九 诃林送区启图应试北上 其一 苦雪 寄浙西张廉访二首 其二 占贮橘子 常觉 西皋以阳春书院诗见寄奉和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诵谏 見字旁的字 冰消冻释 哀戚之情 贤士 联吟 困兽犹斗 咬咬 了不可见 风字旁的字 牝鸡司晨 黄金时间 包含挼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