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东坡十一绝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9:43:36

诗句

少年下笔已如神,文到黄州更绝尘。

我宋人才盛元祐,玉堂人是雪堂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3:36

原文展示:

少年下笔已如神,文到黄州更绝尘。我宋人才盛元祐,玉堂人是雪堂人。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期写作就已经如同神助,文章到了黄州更是超凡脱俗。我宋朝在元祐年间人才辈出,玉堂中的人也是雪堂中的人。

注释:

  • 下笔已如神:形容写作才能极高,如同得到神助。
  • 黄州:地名,今湖北黄冈,苏轼曾在此地任职,创作了许多著名诗文。
  • 绝尘:形容超凡脱俗,无人能及。
  • 元祐:宋哲宗年号,此时期文化繁荣,人才辈出。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人向往的官职之地。
  • 雪堂:指苏轼在黄州的居所,也代指苏轼本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十朋,宋代文学家,其诗文以清新脱俗著称。此诗表达了对苏轼文学成就的赞美,以及对宋代文化繁荣的自豪。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王十朋阅读苏轼作品后,对其才华的赞叹,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文化成就的集体自豪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苏轼文学成就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和文人的自豪感。首句“少年下笔已如神”直接赞扬了苏轼少年时期的文学才华,而“文到黄州更绝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文学成就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后两句“我宋人才盛元祐,玉堂人是雪堂人”则从更宏观的角度,赞美了宋代元祐年间的人才辈出,以及文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和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下笔已如神”:直接赞扬了苏轼少年时期的文学才华,使用了“如神”这一夸张的修辞手法。
  • “文到黄州更绝尘”:通过地名“黄州”引出苏轼的文学成就,使用“绝尘”形容其超凡脱俗。
  • “我宋人才盛元祐”:从宏观角度赞美了宋代元祐年间的人才辈出。
  • “玉堂人是雪堂人”:通过“玉堂”和“雪堂”的对比,表达了文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和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神”形容写作才能极高。
  • 夸张:“绝尘”形容超凡脱俗。
  • 对比:“玉堂”和“雪堂”的对比,表达了文人之间的相互认同。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苏轼文学成就的赞美,以及对宋代文化繁荣的自豪感。通过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文人的才华和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意象分析:

  • “如神”:形容写作才能极高,具有神秘和超凡的意象。
  • “绝尘”:形容超凡脱俗,具有超越和清高的意象。
  • “玉堂”和“雪堂”:分别代表了官职和文人,表达了文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和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州”是指哪个地方? A. 湖北黄冈 B. 江苏南京 C. 浙江杭州 D. 河南洛阳
  2. “玉堂人是雪堂人”中的“玉堂”和“雪堂”分别指什么? A. 官职和文人 B. 文人和平民 C. 官职和居所 D. 文人和平民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和夸张 B. 对比和拟人 C. 比喻和对仗 D. 夸张和对比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与王十朋的《游东坡十一绝》:两者都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才华和对文化繁荣的自豪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轼诗集》
  • 《王十朋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病中得闽中王筱婧词翰,并请列弟子籍,喜拈小调报之 卜算子 卜算子·忆菊续咏。前岁有作,专咏京师旧事。今广之,复成八阕 其八 卜算子 卜算子 有感四首 其一 卜算子 水仙花 卜算子 其三 问稼 卜算子 落月 卜算子·忆菊续咏。前岁有作,专咏京师旧事。今广之,复成八阕 其四 卜算子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穷源朔流 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道无私 焦躁不安 殊开头的成语 包含吆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盗名欺世 儇佻 鼎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侮法 云将 舍匿 扣算 思不出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