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8:59
东吴秋令迟,得雨亦良悦。
中庭有流萤,烈风吹不灭。
披衣起坐久,鼓角参差发。
西成虽作劳,农事亦渐歇。
老怯岁律残,俛仰忽九月。
蟋蟀鸣壁间,媿汝知时节。
东吴的秋天来得晚,虽然下了雨,心情也觉得愉悦。
中庭的地方有流萤飞舞,强烈的风也吹不灭它们的光亮。
我披上衣服坐了很久,听到鼓声和角声交错而来。
虽然西边的工作很辛苦,农事也渐渐停歇。
年纪大了,害怕岁月流逝,抬头低头间已经九月了。
墙壁间的蟋蟀在鸣叫,羞愧你知道这个季节的到来。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作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既有豪放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描写,尤其擅长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感受。
《暮秋中夜起坐次前韵》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常常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迟到和随之而来的愉悦心情,流萤的出现则增添了夜晚的美感。接着,诗人披衣而坐,听到鼓声与角声交错,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回忆。
中间几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农事渐停和岁月无情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无奈。最后以蟋蟀鸣叫结束,既是对时节变换的感知,也是对生命的认知,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出陆游深厚的诗歌造诣和人生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暮秋中夜起坐次前韵》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昆虫是?
A. 蝴蝶
B. 蜜蜂
C. 蟋蟀
D. 蚊子
“东吴秋令迟”中的“东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广东
B. 今江苏、浙江
C. 今湖南
D. 今四川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