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3:04
锦鳞衔饵出清涟,暖日江亭动鲙筵。
叠雪乱飞消箸底,散丝繁洒拂刀前。
太湖浪说朱衣鲋,汉浦休夸缩项鳊。
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芳鲜。
锦鳞鱼衔着饵料跳出清澈的水面,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江边的宴席。
飞舞的雪花在筷子底下纷纷扬扬,细细的鱼丝撒在刀前。
太湖的波浪说着红衣的鲫鱼,汉水的河口却不必夸耀小鳊鱼。
独特的美味在品尝中自知是最好的,更要感谢霜橘的陪衬,让它更加鲜美。
作者介绍:李群玉(约公元760-约820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青山,著有多首诗词,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在东阳潭的时节,正值春暖花开,正是适合垂钓和品尝美食的好时光,表达了对美味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李群玉的《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诗中开头两句通过对“锦鳞衔饵”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水中鱼儿的灵动,也渲染了江边宴席的热闹气氛。接下来的“叠雪乱飞消箸底”,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将鱼宴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仿佛看到雪花般的鱼丝在筷子底下飞舞,令人垂涎欲滴。
第三联引入了太湖和汉水的对比,强调了不同水域鱼类的独特风味,表现出诗人对地方特产的认同与赞美。而最后两句,则是对美味的总结,强调了美食的独特之处,和自然馈赠的美味。
整首诗在言辞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精致,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食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唐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锦鳞”指的是:
A. 鱼的颜色
B. 鱼的品种
C. 鱼的数量
“暖日江亭动鲙筵”中的“动”字主要表达了:
A. 动荡不安
B. 活泼热闹
C. 宁静安详
诗中提到的“霜橘”主要用来:
A. 增添美味
B. 作为装饰
C. 代表季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