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3:56
沽来官亭酒,艳流胜琥珀。
高歌大江上,聊以信所适。
借舟喜逢君,春沙涵润泽。
傍沙得鲜鮰,过似河鲀白。
斫鱠搜姜椒。食枯鄙肴核。
浮阳下峰迅,晚风撼渔碛。
深洲卸帆处,闻角易丧魄。
津吏量水痕,两夜长三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沽酒于官亭,酒色艳丽流动,胜过琥珀的美丽。高歌在大江之上,借此表达心中的畅快。恰好借船遇见朋友,春天的沙滩湿润而富有生机。在沙边收获了鲜美的鮰鱼,经过时像看到了河鲀的白色。切鱼时搜寻着姜椒,吃着简单的食物。阳光照耀下,山峰的影子迅速移动,晚风摇动着渔船的碛石。停船的地方在深洲,听到号角声,令人感到魂魄飘荡。渡口的官吏量水时,发现两夜的水位增加了三尺。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于江南一带,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与人情百态。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浔阳馆时,心中愉悦,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诗人与友人相聚,因而激发了其创作的灵感。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游玩江边时的悠闲与快乐。开篇通过“沽来官亭酒,艳流胜琥珀”引入,展现了诗人对美酒的赞美,酒色鲜艳,令人陶醉。接着,诗人高歌于大江之上,表达了心中无忧无虑的畅快。
“借舟喜逢君”的意象则增添了人际交往的温情,春沙含润,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诗中对鱼类的描绘,既展示了江河的丰饶,也反映了诗人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态度。后面的描写则通过“浮阳下峰迅”和“晚风撼渔碛”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江边景象,令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变化。
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津吏量水痕”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水位的变化意味着时间的推移,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整首诗在欢愉与思考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洒脱而愉悦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琥珀”是指什么?
“沽来官亭酒”中的“沽”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鲜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