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0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我的心就像已经烧成灰烬的木头,身体就像一只没有系绳的船。问你这一生的功业,都是在黄州、惠州和儋州这些地方。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屡次被贬,形成了他独特的诗词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反映了他在失意中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过往的回顾。诗中流露出心境的苍凉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自题金山画像》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首句“心似已灰之木”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苏轼内心的绝望与无奈,那种灰烬般的心情既是对过往成就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助感,表现出他在生活中的漂泊与孤独,仿佛随时都可能被外界的风浪所吞噬。
而“问汝平生功业”则引出了苏轼对自己一生的反思。他所提到的三个地方——黄州、惠州和儋州,都是他被贬时居住的地方,这些地点不仅是他生活的空间,更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在这几个地方,他经历了许多波折与困扰,但也积累了宝贵的生活体验与人生智慧。
整首诗以一种沉郁的基调,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在逆境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感慨人生的无常与自我价值的迷茫,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命和自我的反思。
诗中“心似已灰之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绝望
C. 喜悦
答案: B
苏轼提到的三个地点是什么?
A. 北京、上海、广州
B. 黄州、惠州、儋州
C. 杭州、南京、成都
答案: B
诗中的“身如不系之舟”象征什么意思?
A. 安稳
B. 漂泊与无助
C. 成功
答案: B
对比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但杜甫的笔调更为沉重,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痛,而苏轼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对自我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