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神子·恨别》

时间: 2025-04-25 06:26:48

诗句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

却匆匆。

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

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版本一)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

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版本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26:48

江神子·恨别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无尽思念。虽然我们相遇了,但却又匆忙分开。牵着心爱的人的手,眼泪中折断了那残余的花瓣。想问东风还有多少情意,春天虽然在,却与谁共享。隋堤上的三月,水波荡漾。归去的鸿雁,飞向吴中。回首彭城,那清澈的泗水与淮水交汇。想寄托我对你的思念,千滴泪水,却流不到楚江的东岸。


注释

  • 天涯: 形容离别在天涯海角,表达思念之苦。
  • 流落: 漂泊,表示离散的无奈。
  • 摧手佳人: 牵着手的爱人,表现亲密关系。
  • 残红: 指残余的花瓣,比喻美好的事物的破灭。
  • 东风: 春风,象征温暖和希望。
  • 隋堤: 指隋朝时期的堤岸,典型的春景描写。
  • 归鸿: 归来的鸿雁,带有离别与归来的双重情感。
  • 彭城: 今江苏徐州,作者思念的地方。
  • 楚江东: 指楚地的江水,象征着思念的归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江神子·恨别》创作于苏轼遭贬谪期间,感情深邃,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正值春季,春暖花开的时节,反衬出离别的凄凉,更显得情感真挚。


诗歌鉴赏

这首《江神子·恨别》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深切的思念。开篇即以“天涯流落”引入,描绘了作者流落他乡的孤独与无尽的思绪。接着提到“既相逢,却匆匆”,既有重逢的欢喜,又有即将离别的惆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与无常。诗中“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描绘了离别时的伤感,生动地表现出爱人间的依依不舍。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以春天的东风为引子,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遗憾。东风代表了希望与温暖,却又因无法与爱人同享而感到惆怅。最后,诗人回首彭城,清澈的水流象征着思念的深邃与绵长,千点泪水却无法寄托于遥远的楚江东,表现出深沉而无奈的情感。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涯流落思无穷: 形容身处天涯的思念无尽,表达孤独无助的心情。
  2. 既相逢,却匆匆: 描述相聚的喜悦与离别的匆忙,反映人生的无常。
  3. 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通过“残红”寓意着美好的事物已逝,泪水中流露出深情的伤感。
  4. 为问东风余几许: 想询问春天的东风,还能带来多少温暖与情感。
  5. 春纵在,与谁同: 春天虽在,但缺少爱人共享,表现出孤寂。
  6. 隋堤三月水溶溶: 描写春日的美好景象,水波荡漾,生动形象。
  7. 背归鸿,去吴中: 归鸿飞向吴地,象征离开家乡的无奈与孤独。
  8.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回忆故乡的美好,清澈的河流象征着思念的流动。
  9.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想将思念寄托于水,但泪水却无法流向远方,表现出深切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残红”比喻美好事物的逝去。
  • 拟人: 赋予东风情感,使其充满期待与温暖。
  • 对仗: “背归鸿,去吴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邃与无奈,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人: 代表爱人,象征爱情与亲密关系。
  • 东风: 象征春天、温暖与希望。
  • 残红: 比喻过去的美好与逝去的爱情。
  • : 象征思念的流动与深邃。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情感的整体表达,反映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陶渊明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背归鸿,去吴中”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思念
    • B) 归乡
    • C) 离别
    • D) 春天
  3. “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中的“残红”是指什么?

    • A) 植物
    • B) 美好的事物
    • C) 旧时光
    • D) 亲情

答案:

  1. B) 苏轼
  2. C) 离别
  3. B) 美好的事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苏轼《江神子·恨别》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苏轼更侧重于感情的细腻与无奈,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咏史上·王昭君 咏史上·周亚夫 咏史上·刘向 孟子·心官则思 咏史上·伏生 凭阑 咏史 其二 皇甫嵩 咏史 其四 司马宣王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咏史上·贡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成典 曲突移薪 包字头的字 上梁不正 包含卡的词语有哪些 载子 博物馆学 凋零磨灭 穷开头的成语 舌字旁的字 不精细 举仇举子 足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执正持平 欬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