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7:00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作者: 苏轼 〔宋代〕
井桐双照新妆冷,
冷妆新照双桐井。
羞对井花愁,
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
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
秋宜不上楼。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位女子在秋天的闺房中愁苦的心情。清冷的月光照在盛开的梧桐树上,映衬出她的新妆显得格外冷清。她羞涩地面对着井边的花朵,心中充满了愁苦。孤独的影子在漫长的夜里令人怜惜,而这漫长的夜也让孤独的影子更加显得可怜。楼上似乎不适合秋天的气候,秋天的气息更适合不去楼上。
此词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秋天、夜晚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常常与孤独、思念等情绪相联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且常常融入哲理思考。苏轼在政治上屡遭挫折,经历了多次贬谪,这些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创作于苏轼贬谪期间,他在艰难的生活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特别是对孤独和思念的深刻理解。此词所表现的愁苦情感,与他当时的生活境遇密切相关。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苏轼在孤独中的沉思与内心的挣扎。诗中通过冷冷的月光和井边的梧桐,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忧伤的氛围。开篇的“井桐双照新妆冷”,不仅描绘出女子新妆的冷清,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中反复出现的“羞”与“愁”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女子在寂静秋夜中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渴望。
整首词运用了回文的形式,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技艺,同时也使得情感更加深邃。结尾的“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则传达出一种对秋天的无奈与逃避,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力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苏轼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动的意象。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孤独的思考,反映了词人在特定环境下对情感的敏感与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愁苦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词的作者是?
词中提到的“新妆”主要表达了什么?
“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苏轼的词风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