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司马季主论卜》

时间: 2025-04-26 03:11:18

诗句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

”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

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

热极则风,壅极则通。

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

仆窃有疑,愿受教焉。

”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

”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

”季主乃言曰:“呜呼!

天道何亲?

惟德之亲;鬼神何灵?

因人而灵。

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

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

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

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萤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

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

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18

诗词名称: 司马季主论卜

作者: 刘基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萤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白话文翻译:

东陵侯已经失势,经过司马季主那里占卜。季主问:“君侯为何而占卜?”东陵侯回答:“久卧的人思念起床,久藏的人思念出洞,久愁的人思念打喷嚏。我听说,蓄积到极点就会泄露,闭塞到极点就会通达;热到极点就会有风,堵塞到极点就会畅通。经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事物都有起伏变化,来来往往,无不如此。我有些疑问,希望能得到教诲。”季主说:“如果是这样,那么君侯已经明白了,何必占卜?”东陵侯说:“我尚未探究其中的奥妙,希望老师能教我。”季主于是说:“唉!天道何其亲近?只有德行才能亲近鬼神,鬼神的灵性源于人。蓍草和龟都是枯朽的物质,人是灵性寄托于物质之上的,何不自我倾听而去听从物质呢?而且君侯为何不思考往昔?有往昔就必然有今天,因此,碎瓦颓垣是昔日的歌楼舞馆,荒草断梗是昔日的琼蕤玉树,露蛬风蝉是昔日的凤笙龙笛,鬼燐萤火是昔日的金釭华烛,秋荼春荠是昔日的象白驼峰,丹枫白荻是昔日的蜀锦齐纨。昔日没有的,今天有的,并不算过分;昔日有的,今天没有的,便是不足。因此,一昼一夜,花开便会凋谢,一秋一春,物故便会新生。激流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沟谷。君侯也已经明白了,何必再去占卜呢?”


注释:

  • 东陵侯: 指的是东陵地区的一个侯爵,象征失势的权臣。
  • 司马季主: 司马季主是历史上的占卜者,代表智慧和哲理。
  • : 是一种植物,古代用来占卜。
  • 昔日: 过去的时光,反映历史的变化。

典故解析:

  • “蓄极则泄,閟极则达”: 出自古代哲学思想,描述事物运行的规律,体现了“无常”的道理。
  • “一昼一夜,华开者谢”: 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文学才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政治动荡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表现出对时间流逝和变化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司马季主论卜》是一首哲理诗,借助东陵侯的占卜,探讨了命运、时间和变化的主题。诗歌通过对话形式展开,季主的智慧与东陵侯的困惑形成鲜明对比。东陵侯代表了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而季主则以哲学的视角揭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无常。诗中反复提到“昔日”和“今日”,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变化的必然性,暗示人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理性面对现实。通过丰富的意象,诗人展现了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理解生命的意义。整体上,诗歌充满了哲理思考,语境深远,给人以启示与警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 东陵侯失势后,来找司马季主占卜,显示了对命运的关注。
  2. “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 不同状态的人都有对变化的渴望,表现了人对自由和变化的向往。
  3. “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 归纳出事物的规律,强调了极端状态下的变化,体现了道家思想。
  4.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表达了潜在的深度与广度,说明大变化下总有深刻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对“昔日”和“今日”的对比,强调变化的必然性。
  • 比喻: 使用自然现象的比喻,揭示深层的哲理。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命运、时间和变化的哲理,强调历史的延续性与个人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碎瓦颓垣: 昔日繁华的象征,反映历史的沧桑。
  • 露蛬风蝉: 自然景象的象征,表现生命的短暂与流转。
  • 丹枫白荻: 代表着四季的变化,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陵侯为何去找司马季主?

    • A) 询问未来
    • B) 寻找智慧
    • C) 求助于神灵
  2. 诗中提到的“昔日”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过去的美好
    • B) 变化的规律
    • C) 个人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蕴含了对时间和变化的思考,但李白更多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而刘基则侧重于历史的沉思和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代哲学与诗歌的关系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村舍杂书 六月一日晓赋 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 右双鹅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雨夜观史 步虚 寓叹四首 其四 述闲 秋日杂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酒胆,无饭力 专题 肀字旁的字 书幌 励志如冰 虫字旁的字 殷饶 比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墙报 九五之尊 鲁莽灭裂 三六九等 蚂蚁缘槐 竖心旁的字 包含柔的成语 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