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19
客厌巴南地,乡邻剑北天。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芋叶藏山径,芦花杂渚田。
舟行未可住,乘月且须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巴南地区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正在江边的小村庄,外面下着小雨,夕阳照在乡野的寺庙边。山路上藏着芋叶,芦花在水田中摇曳。虽然舟行未能停留,但在明月之下,我仍需继续前行。
诗中提到的“巴南”和“剑北”都是地名,反映了唐代的地理环境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外游历,常常会对故乡产生思念之情,这是古代文人常见的情感表达。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王之涣等齐名。岑参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具有豪放、奔放的风格。
《晚发五渡》创作于岑参为边塞征战而游历外地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游子生活的感慨。
《晚发五渡》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开篇两句“客厌巴南地,乡邻剑北天”直接道出诗人对所处环境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直接。接下来描绘江村的“片雨”和“夕阳”,展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美,形成了一个与内心感受相对比的画面。诗人通过“芋叶藏山径,芦花杂渚田”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恬淡、宁静的乡村气息,体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与思念。末尾的“舟行未可住,乘月且须牵”,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即使内心充满思乡之情,仍然不得不继续前行的无奈与坚持。全诗在情感的流动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歌以游子的视角描写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绘,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旅途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晚发五渡》的作者是谁?
a) 王之涣
b) 岑参
c) 高适
答案: b) 岑参
诗中提到的“巴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四川省
b) 今陕西省
c) 今湖南省
答案: a) 今四川省
诗中的“舟行未可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旅途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b) 对旅途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