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0:30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
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
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
东郊的围困尚未解开,忠义之士似乎很稀少。
我误入胡人的尘埃之中,能否带着汉朝的节操回归?
在卷帘山上对饮美酒,骑马时雪花沾湿了衣服。
我将向嫖姚的幕府,轻盈如飞地去。
岑参,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长安,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场面。他的诗歌常常蕴含豪情壮志与深厚的历史感。
此诗创作于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写作此诗是想表达对忠义之士的敬仰以及对乱世中归属感的渴望。裴判官是指裴行俭,他在战乱中历经波折,归来的情景引发了诗人的抒怀。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是一首表达对忠义之士归来的钦佩与祝福的诗。诗人在开头以“东郊未解围”引入,直接呈现出战乱的背景,渲染出一种紧迫感和悲凉之情。诗中提到“忠义似君稀”,表达了在动荡中忠臣难得的无奈与感叹。这种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唐代的社会动荡。
接下来的“误落胡尘里”,则是对自己身处险境的自省与反思,体现出诗人对历史沧桑的体悟。通过“能持汉节归”,诗人希望能在混乱中保持忠诚,坚守信念。最后两句“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描绘了归来后与友人共饮的场景,充满了豪迈与壮志,展现出一种洒脱的豪情。
整首诗以流畅的笔触,结合了战斗的悲壮与归来的喜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厚。诗人在艺术表现上运用对仗和意象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悲壮又激昂的情感氛围,传递出对忠义精神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忠义精神的崇高追求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展现出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东郊未解围”,主要表达了什么?
“忠义似君稀”中的“君”指的是谁?
诗中最后一句“翩翩去若飞”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