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5
原文展示:
律吕自相召,韶不难谐。致君泽物,古来何世不须才。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五年离索,谁谓谈笑豁幽怀。况我早衰多病,屏迹云山深处,俗客不曾来。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
白话文翻译:
音乐自然和谐,美好的乐曲不难协调。为了君王和百姓,自古以来哪个时代不需要人才。幸运的是可以在山林中高枕无忧,闲暇时袖手旁观,与朋友共饮美酒。千里之外的老朋友来访,不必担心世态炎凉。秋夜漫长,继续点烛,继续举杯。五年的离别,谁能说谈笑间就能敞开心扉。何况我早已衰老多病,隐居在云山深处,世俗之人未曾来过。今天我清扫花径,为你打开简陋的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多次被贬。文学上,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这首诗是他在与亲友小聚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纲在与亲友小聚时所作,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他渴望远离世俗纷扰,享受与亲友的宁静时光。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李纲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律吕自相召,韶不难谐”展现了音乐的自然和谐,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致君泽物,古来何世不须才”表达了他对为国家和百姓服务的责任感。“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描绘了他理想中的隐居生活,享受与朋友的宁静时光。“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不受世俗影响。“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和“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李纲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音乐的和谐、隐居的安逸、友情的深厚等意象,展现了李纲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律吕自相召”中的“律吕”指的是什么? A. 音乐的和谐 B. 古代的乐器 C. 古代的乐曲 D. 古代的音乐理论 答案:A
诗中“致君泽物”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A. 为君王和百姓服务 B. 为国家和百姓谋福利 C. 为君王和百姓提供帮助 D. 为国家和百姓解决问题 答案:A
诗中“幸可山林高卧”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积极进取 B. 隐居山林 C. 追求名利 D. 投身政治 答案:B
诗中“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强调了什么? A. 友情的深厚 B. 世态炎凉 C. 世俗的纷扰 D. 政治的动荡 答案:A
诗中“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什么态度? A. 冷漠 B. 珍视 C. 忽视 D. 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