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41
感皇恩(枕上) 李纲 〔宋代〕
西阁夜初寒,炉烟轻袅。竹枕绸衾素屏小。片时清梦,又被木鱼惊觉。半窗残月影,天将晓。幻境去来,胶胶扰扰。追想平生发孤笑。壮怀消散,尽付败荷衰草。个中还得趣,从他老。
夜初寒,西阁中炉烟轻轻缭绕。竹枕、绸被、素屏,环境简朴而小巧。片刻间进入清梦,却被木鱼的声响惊醒。窗外残月映照,天色即将破晓。幻境来去匆匆,纷扰不断。回想一生,不禁独自发笑。壮志豪情已消散,如同败落的荷花和枯萎的草。然而在这其中仍能找到乐趣,任由岁月老去。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宰相,主张抗金,后被贬。李纲的诗词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纲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起伏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和对梦境的叙述,展现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以夜晚的静谧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西阁夜初寒,炉烟轻袅”即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随后,“竹枕绸衾素屏小”进一步以简朴的陈设来强调诗人的清贫生活。梦境与现实的交织,通过“片时清梦,又被木鱼惊觉”一句得以体现,木鱼的声响打破了宁静,也象征着现实的干扰。
诗的后半部分,“幻境去来,胶胶扰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而“追想平生发孤笑”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壮怀消散,尽付败荷衰草”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衰败,但“个中还得趣,从他老”则表明诗人仍能在衰败中找到乐趣,对岁月的老去持一种淡然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夜晚和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豁达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和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豁达态度。诗人在面对人生的变幻和衰败时,仍能保持一种超然和乐观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木鱼惊觉”中的“木鱼”象征什么? A. 宁静的夜晚 B. 现实的干扰 C. 寺庙的钟声 D. 梦境的结束
诗中“壮怀消散,尽付败荷衰草”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B. 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C. 对过去的回忆 D. 对人生的衰败感慨
诗中“个中还得趣,从他老”表明了什么? A. 对岁月的老去持淡然态度 B. 对人生的悲观态度 C. 对未来的担忧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