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13
原文展示:
汴上观迎送有感 张耒 〔宋代〕
居人怜客千里来,扫堂为客致酒杯。 夜阑再拜客辞去,尊前美人不成舞。 阳关八叠倒玉船,销魂此地自年年。 船头旗竿船尾柂,南游江海北长安。 长亭出城十余里,柳边人家饭游子。 少年此地几经过,白头相逢可奈何。
白话文翻译:
居民怜悯远道而来的客人,清扫厅堂为客人准备酒杯。 夜深时再次拜别客人离去,酒杯前的美人无法起舞。 阳关曲调八叠,酒杯倒满如玉船,此地年年令人销魂。 船头有旗竿,船尾有舵,南游江海,北往长安。 长亭离城十余里,柳树旁的人家为游子提供饭食。 少年时多次经过此地,白发时再次相逢,无可奈何。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或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耒送别友人或自己游历时所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慨。诗中“居人怜客千里来”一句,表达了居民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怜悯之情,而“夜阑再拜客辞去”则描绘了夜深时再次拜别客人的情景。诗中的“阳关八叠倒玉船”一句,运用了阳关曲调和玉船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悲伤。最后两句“少年此地几经过,白头相逢可奈何”,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再次相逢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再次相逢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阳关八叠倒玉船”中的“玉船”比喻什么? A. 酒杯 B. 船 C. 酒壶 D. 酒坛
诗中“白头相逢可奈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悲伤 D. 愤怒
诗中“南游江海北长安”中的“长安”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个城市 C. 一个国家 D. 一个州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