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9:38
原文展示:
和应之出城 张耒 〔宋代〕
路穿槐柳绕山斜,长夏村墟对物华。 青玉一寻披箨竹,绛缯千片剪榴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小路穿过斜斜的槐树和柳树,环绕着山坡,漫长的夏日里,村庄面对着自然的美景。一根根青玉般的竹子披着新生的竹叶,像红色的绸缎一样,成千上万的石榴花被剪裁得如此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他在夏日出游时,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夏日村庄的自然景色,可能是作者在夏日出游时,对自然美景的直接感受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村庄的自然景色。首句“路穿槐柳绕山斜”,通过“穿”和“绕”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小路在槐树和柳树之间的蜿蜒曲折,以及山坡的斜度,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次句“长夏村墟对物华”,用“长夏”形容夏季的漫长,而“村墟对物华”则表达了村庄面对自然美景的宁静与和谐。后两句“青玉一寻披箨竹,绛缯千片剪榴花”,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竹子比作青玉,石榴花比作红色的绸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和石榴花的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夏日村庄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路穿槐柳绕山斜”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小路的曲折和山坡的斜度 B. 村庄的宁静和谐 C. 竹子和石榴花的美丽 D. 夏季的漫长
诗中“青玉一寻披箨竹”中的“青玉”比喻什么? A. 竹子的颜色和质感 B. 石榴花的颜色和质感 C. 小路的曲折 D. 山坡的斜度
诗中“绛缯千片剪榴花”中的“绛缯”比喻什么? A. 竹子的颜色和质感 B. 石榴花的颜色和质感 C. 小路的曲折 D. 山坡的斜度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