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事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1 02:55:37

诗句

投老益无趣,误为世尘婴。

飘然欲脱去,疲弱安能耕。

始谋苦不臧,妄欲事功名。

中路两不可,徬徨始嗟惊。

回辙怆已晚,悠悠事遄征。

万物各有求,我生安得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5:37

原文展示:

感事二首 其一 作者:张耒 〔宋代〕

投老益无趣,误为世尘婴。 飘然欲脱去,疲弱安能耕。 始谋苦不臧,妄欲事功名。 中路两不可,徬徨始嗟惊。 回辙怆已晚,悠悠事遄征。 万物各有求,我生安得宁。

白话文翻译:

到了老年更加无趣,误入了世俗的纷扰。 我飘然想要脱离,但疲弱的身体怎能耕作? 起初的计划苦于不善,妄想追求功名。 中途两头不靠,开始彷徨叹息。 回头看已晚,事情急速推进。 万物各有追求,我的一生怎能安宁?

注释:

  • 投老:到了老年。
  • 世尘婴:被世俗所困扰。
  • 飘然: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 疲弱:身体虚弱。
  • 始谋苦不臧:起初的计划苦于不善。
  • 妄欲事功名:妄想追求功名。
  • 中路两不可:中途两头不靠。
  • 徬徨:彷徨,不知所措。
  • 回辙:回头看。
  • 怆已晚:感到悲伤已经晚了。
  • 遄征:急速推进。
  • 万物各有求:万物各有自己的追求。
  • 我生安得宁:我的一生怎能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功名追求的反思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投老益无趣”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无趣感受,而“误为世尘婴”则进一步说明了他被世俗所困扰的无奈。后文通过“飘然欲脱去”和“疲弱安能耕”的对比,展现了作者想要脱离世俗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矛盾心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功名追求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投老益无趣,误为世尘婴。

    • 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无趣感受,以及被世俗所困扰的无奈。
  2. 飘然欲脱去,疲弱安能耕。

    • 展现了作者想要脱离世俗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矛盾心理。
  3. 始谋苦不臧,妄欲事功名。

    • 反思了起初的计划不善,以及对功名追求的妄想。
  4. 中路两不可,徬徨始嗟惊。

    • 描述了中途两头不靠的彷徨和叹息。
  5. 回辙怆已晚,悠悠事遄征。

    • 表达了回头看已晚的悲伤,以及事情急速推进的无奈。
  6. 万物各有求,我生安得宁。

    • 总结了万物各有追求,而自己一生难以安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飘然欲脱去”和“疲弱安能耕”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 反问:“我生安得宁”一句,通过反问加强了感慨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无趣感受、对功名追求的反思,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意象分析:

  • 投老:象征着老年生活的无趣。
  • 世尘婴:象征着被世俗所困扰。
  • 飘然:象征着想要脱离世俗的轻松自在。
  • 疲弱:象征着无力改变现状的身体状态。
  • 功名:象征着世俗的追求。
  • 徬徨:象征着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 回辙:象征着回头看已晚的悲伤。
  • 遄征:象征着事情急速推进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投老益无趣”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感受?

    • A. 老年生活的无趣
    • B. 年轻生活的无趣
    • C. 中年生活的无趣
    • D. 童年生活的无趣
  2. 诗中“飘然欲脱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想要做什么?

    • A. 脱离世俗
    • B. 追求功名
    • C. 耕作
    • D. 旅行
  3. 诗中“疲弱安能耕”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 A. 身体虚弱
    • B. 精神饱满
    • C. 心情愉快
    • D. 心情沮丧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对比:

  • 张耒《感事二首 其一》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但张耒的诗更加直接和质朴,而苏轼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和分析。

相关查询

诉衷情 洪州送僧游福建 南昌晚眺 宜君县比卜居不遂,留题王秀才别墅二首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 诉衷情·烛烬香残帘未卷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 更漏子·钟鼓寒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迫压 韭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五千言 山冢 山肤水豢 量出为入 鼠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包含焰的词语有哪些 豲戎 六神不安 往生咒 清莹秀彻 泪河东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