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5:37
原文展示:
感事二首 其一 作者:张耒 〔宋代〕
投老益无趣,误为世尘婴。 飘然欲脱去,疲弱安能耕。 始谋苦不臧,妄欲事功名。 中路两不可,徬徨始嗟惊。 回辙怆已晚,悠悠事遄征。 万物各有求,我生安得宁。
白话文翻译:
到了老年更加无趣,误入了世俗的纷扰。 我飘然想要脱离,但疲弱的身体怎能耕作? 起初的计划苦于不善,妄想追求功名。 中途两头不靠,开始彷徨叹息。 回头看已晚,事情急速推进。 万物各有追求,我的一生怎能安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功名追求的反思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投老益无趣”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无趣感受,而“误为世尘婴”则进一步说明了他被世俗所困扰的无奈。后文通过“飘然欲脱去”和“疲弱安能耕”的对比,展现了作者想要脱离世俗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矛盾心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功名追求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投老益无趣,误为世尘婴。
飘然欲脱去,疲弱安能耕。
始谋苦不臧,妄欲事功名。
中路两不可,徬徨始嗟惊。
回辙怆已晚,悠悠事遄征。
万物各有求,我生安得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无趣感受、对功名追求的反思,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投老益无趣”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感受?
诗中“飘然欲脱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想要做什么?
诗中“疲弱安能耕”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