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7:19
《次韵刘殿院赠钱圃翁》 ——沈与求
少日从畦丁,颇悟园官理。
菘韭记春秋,蔬食聊尔耳。
十年困尘埃,幽事同脱屣。
一饱不可谋,清瘦只如此。
仰止长城翁,趣尚两奇伟。
弱冠事笔耕,挽仰行六纪。
晚以圃自娱,扶锄寄深喜。
柔风蔬甲怒,细雨兰芽美。
小摘定可供,馀事不挂齿。
那复肯着屐,而一到城市。
为计一何疏,行须传高士。
木茹忌太洁,肉食忌太鄙。
安得从公游,远傲於陵子。
我年轻时跟随农夫,渐渐领悟了园艺的道理。
菘菜和韭菜记录着春秋的变迁,吃些蔬菜也算是生活的一部分。
十年来我被尘世所困,幽静的事物与我如同脱掉鞋子一样轻松。
一顿饱饭无法谋求,清瘦的身体就这样。
仰慕长城的老翁,他的趣味与思想都显得奇伟。
年轻时我以耕作、写作为生,抬头仰望已走过六十年。
晚年我在园中自娱,扶着锄头寄托我的深喜。
柔风让蔬菜茁壮,细雨使兰花的芽美丽。
小摘一些菜蔬正好供给,余下的事不再挂念。
何必再穿鞋子,去城市走一趟呢?
为了什么而如此疏远,行走间还需传达高士的风范。
吃木耳忌讳过于干净,肉食则忌讳过于粗鄙。
怎么能够跟随你游玩,远离对陵子的傲慢。
沈与求,南宋诗人,性情闲适,崇尚田园生活,常以耕作和自然为题材,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沈与求隐居时,他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
这首诗展现了沈与求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诗人将自己的生活哲学融入其中,表现了对尘世的超然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场景如“柔风蔬甲怒,细雨兰芽美”,生动地展现了田园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诗人用“弱冠事笔耕”来表达自己年轻时对文学的追求,而“晚以圃自娱”则反映了他晚年的宁静与满足。这种从容的生活态度,与对社会世俗的疏离,构成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诗人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与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长城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柔风蔬甲怒”是描绘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