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20:25
深林艺松柏,不数栎与樗。
坐待十亩阴,等为匠氏储。
宁复知种德,责报不厌徐。
名令后必大,善积庆有馀。
於焉望丰屋,政可增修闾。
王孙世东州,奕奕盈簪裾。
金埒通里巷,珠树连阶除。
贤哉景发甫,爽爽众莫如。
直气薄霄汉,妙语锵琼琚。
定知磊落人,一见怀抱摅。
谓我架华堂,映发先人庐。
揭名取肯构,盖念经营初。
堂前植桃李,堂上罗诗书。
桃李意取适,诗书计非疏。
诸郎自兰玉,舌耕起菑畲。
吾诗以为箴,会见联高车。
在深林中栽种松柏,不必计较栎树与樗树。
我坐在这里,等待十亩的阴凉,为工匠们储备材料。
难道还要知道种树的德行吗?责备的回报不会过于苛求。
名声将来必然会显赫,善行积累必将庆幸有余。
在这里眺望丰盛的屋宇,政务可增添安定。
王孙们居住在东州,衣饰华丽如云。
金色的街道通向巷子,珠树连着台阶。
贤良的景发真好,清爽之气无人可比。
他气度非凡,妙语如珠,令人赞叹。
他一定是个磊落的人,初见就让人感觉亲切。
他说我建立的华堂,映照着先人的庐舍。
他提名取义,显然是对经营初衷的思考。
堂前种植桃李,堂上摆满诗书。
桃李的意愿取其适宜,诗书的计策并不疏远。
那些年轻人如同兰玉,口才如耕地般出众。
我的诗则是箴言,与你们乘坐高车相会。
作者介绍:沈与求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与风俗。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沈与求对王景发的赞誉与祝贺之际,表达了对其德行与功业的钦佩,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王景发的高尚品德和他所建立的华美堂屋。开篇便用松柏与栎樗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真正有价值的事物的追求。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工匠们能在阴凉的环境中有所储备,象征着对人力的重视和对社会的关怀。诗中提到的“名令后必大”和“善积庆有馀”两句,显示了诗人对德行的推崇,认为名声和福气是建立在善行基础之上的。
在描写王景发时,诗人用“奕奕盈簪裾”来形容其气宇轩昂,表明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整首诗在描绘美好环境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人伦关系的思考,展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德行与名声的重视,寄托了对社会和谐与美好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