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25:11
作者:沈与求 〔宋代〕
暗雨垂垂梅欲黄,春山吐源春涨狂。
雪鳞鳍尾泝流上,吹涛喷浪能奔忙。
鱼师布网名白大,万目井井连重纲。
联艘绝流势甚武,遮罗初若无留藏。
大鱼已得小鱼弃,要使遗育充陂塘。
鳏鲕安用误回避,虾蟹亦复虚跳梁。
宁知不比纶索手,欲以巧饵空沧浪。
细雨纷纷,梅花欲黄,春天的山水源头吐出春水,春潮汹涌。
鱼在水中掀起波浪,仿佛狂奔。
渔夫布网,名为“白大”,万千眼睛注视着重重渔网。
渔船在急流中势如猛兽,遮住渔网,似乎没有留下任何藏身之处。
大鱼已经被捕,小鱼则被抛弃,难道为了让水塘充盈生育?
鳏鱼为何要误入回避,连虾蟹也在水面上虚虚跳跃。
谁知并非如同用渔线垂钓,想以巧妙的饵料空耗海浪?
作者介绍:沈与求,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风趣横生的诗作著称。他的诗风多变,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腻,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沈与求对渔获的观察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
《观网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渔夫捕鱼的情景,诗人用春天的气息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在这美丽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对自然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渔夫的忙碌与鱼群的挣扎,表现了生存竞争的残酷。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鱼儿的无辜与渔夫的无情,借此引发对生态平衡的思考。
诗中丰富的意象,如“暗雨”、“春涨”、“雪鳞”,都赋予了诗作生动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动态的场景。诗人通过渔网的描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怀和对生态的警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春涨狂”形象地展现了春水的奔涌;“雪鳞”则生动描绘了鱼的特征。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与思考,通过渔夫的捕捞行为引发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生态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大”指什么?
诗中“暗雨”描述的是哪种天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与求的《观网鱼》与王维的《渭川田家》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沈与求更关注生态的破坏与生存竞争,而王维则强调田园的宁静与安逸,二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