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41:03
大雅寂寥谁发喜,逆折波澜须子美。
晚分一派大江西,约束曹刘归句里。
武安耳孙有臞儒,载行无多一束书。
蹇驴破帽踏城市,腰间蒯缑鸣湛卢。
叫阍自荐久未偶,淮南丛桂犹关渠。
雕镌戏出乡学馀,掩面笑余诗井枯。
谁能在这大雅之境中发出欢喜的声音呢?
逆流而上的波澜也需要美的存在。
傍晚时分,滔滔大江如画,
而我却把曹操和刘备的诗句束缚在心中。
武安的耳孙是个瘦弱的读书人,
他出门在外,仅带着一束书籍。
驴子破帽在城市中跋涉,
他腰间悬挂着湛卢剑的铭文。
我向阍者自荐,但时运不济,难以相遇,
淮南的桂花丛中,依然有我未解的情结。
雕镌的戏剧从乡学中传出,
我掩面而笑,感慨诗井已然干枯。
作者介绍:沈与求,字东华,号香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沈与求与李元叔的唱和之际,反映了他对诗歌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这首《次韵李元叔田邦镇唱酬之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人生、诗歌及历史人物的思考。诗的开篇以“谁发喜”的疑问引入,表现出诗人对于雅士境界的渴望与追求的孤独感。接着通过“逆折波澜须子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暗示在逆境中寻找美的可能。
随后,诗人以“晚分一派大江西”描绘了傍晚的江河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提到的“曹刘”则是历史人物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敬意与向往。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的挣扎及其学问的渊博,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悟。
最后,诗的结尾以“掩面笑余诗井枯”收束,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无奈与自嘲。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沈与求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逆折波澜”与“须子美”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达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与诗歌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曹刘”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