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5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56:25
墨戏二首·蕙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人间风露不到畹,
只有酪奴无世尘。
何须更待秋风至,
萧艾从来不共春。
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世间的风露无法滋润蕙草的花畹,只有那酪奴(即生活在山间的隐者)远离世俗的尘嚣。何必再等待秋风的到来呢?因为萧草和艾草从来就与春天没有关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师旦,号德明,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咏物诗。他的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哲理,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蕙草和酪奴的意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墨戏二首·蕙》以蕙草为起点,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人间风露不到畹”,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蕙草的生长需要风露的滋润,但在诗人的眼中,这样的滋润是稀缺的,仿佛在暗示人间的美好已被尘世的纷扰掩盖。接下来的“只有酪奴无世尘”,则进一步引入了酪奴这一意象,强调隐士的生活方式。酪奴的存在,是对尘世的逃避,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态度。
“何须更待秋风至”,诗人以秋风为时间的标志,暗示着生命的变迁和季节的轮回。秋风的到来,意味着萧艾的生长,而“萧艾从来不共春”则强调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秋天的无奈。诗人在此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蕙草的存在始终与世间的繁华无缘。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批判,情感深邃而真挚,体现出浓厚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高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酪奴”指的是:
A. 生活在城市的人
B. 过着隐逸生活的人
C. 农民
答案:B
“人间风露不到畹”中“风露”指什么?
A. 风与露水
B. 世俗的烦恼
C. 诗人的情感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萧艾”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条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与义的《墨戏二首·蕙》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陈与义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