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1:17
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
作者:朱庆馀 〔唐代〕
识来无定居,此去复何如。
一与耕者遇,转将朝客疏。
资身唯药草,教子但诗书。
曾许黄庭本,斯言岂合虚。
识你来时无定所,这次离去又怎么能安稳呢?
一见到耕田的农夫,话题却渐渐疏远了朝廷的客人。
我只以药草为生,教育孩子只求诗书。
曾经许诺追随黄庭的道理,这话岂能言之无物呢?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根据其诗作风格,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仕途的厌倦,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本诗创作于朱庆馀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生活状态的感慨,以及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感悟。首句“识来无定居”表明了对友人的理解与关心,后续的思考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到的“耕者”和“朝客”,对比了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选择的艰难。诗人在物质生活上依赖“药草”,而在教育子女上却只教“诗书”,这显示了他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最后的“曾许黄庭本”更是将诗的思想推向了一个哲理的高度,强调言语与实际的关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中的矛盾与无奈。
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朝客”与“耕者”的对比,突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而“药草”与“诗书”的对比则展示了物质与精神的两难。
整首诗呈现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仕途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生活选择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朝客”主要指什么?
A. 朝廷的官员
B. 农民
C. 旅行者
D. 学者
“资身唯药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自给自足
C. 随波逐流
D. 依赖他人
诗中提到的“黄庭本”是指?
A. 一种植物
B. 道教经典
C. 一种诗体
D. 社交礼仪
答案: 1.A 2.B 3.B
朱庆馀的《送石协律归吴兴别业》与王维的《送别》都体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朱庆馀更侧重于对生活方式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