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5:52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山深云景别,有寺亦堪过。
才子将迎远,林僧气性和。
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
岂不思公府,其如野兴何。
在深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色迥异,有座寺庙也值得一游。
才子即将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林中的和尚性情温和。
潭水清澈,水面上蒲草的影子静止不动,松树苍老,鹤鸣声不断。
难道不想念公府的生活吗?比起那份野外的兴致又如何?
作者介绍:朱庆馀,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朱庆馀游览新兴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山林寺庙的景色,反映出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淡漠。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山深云景别”以“深山”的孤独和“云景”的变幻,构建了一个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诗人提到寺庙的存在,进一步引导读者进入这一片净土。这里的寺庙不仅是游玩的地方,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在描写中,诗人通过“才子将迎远”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透露出一丝温暖的社会情感。而“林僧气性和”则通过和尚的性情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暗示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应寻求内心的平和。
接下来的两句“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则是对环境的细腻描绘,潭水清澈可见,蒲草的影子如同静止的画卷,松树的老态与鹤鸣声相得益彰,渲染出一种空灵的美感。最后一句“岂不思公府,其如野兴何”则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诗人似乎在问自己:相比于繁忙的公府生活,难道这样的野外生活不更令人向往吗?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了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内心真实渴望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与淡漠,呈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山水画面,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才子”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位官员
D. 一位僧人
诗中的“潭清蒲影定”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繁忙
B. 宁静
C. 喧闹
D. 烦躁
诗人对公府生活的态度是:
A. 向往
B. 思念
C. 反思与淡漠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