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皇太后阁六首》

时间: 2025-05-02 01:08:06

诗句

共道十年无腊雪,且欣三白压春田。

尽驱南亩扶犁手,稍发中都朽贯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08:06

原文展示:

《太皇太后阁六首》
作者:苏轼

共道十年无腊雪,
且欣三白压春田。
尽驱南亩扶犁手,
稍发中都朽贯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大家都说过去十年没有腊月的雪,而我们欣喜地看到三白(即白色的麦田)覆盖了春天的田野。农民们在南方的田地里尽情地耕作,慢慢地,中都(即今日的北京)也开始流通破旧的钱币了。

注释:

  • 共道:大家都说。
  • 腊雪:腊月的雪,指的是冬季的雪。
  • 三白:指的是白色的麦田,象征丰收。
  • 南亩:南方的田地。
  • 扶犁手:指的是耕作的农民。
  • 中都:古代对北京的称呼。
  • 朽贯钱:破旧的钱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以及书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形成了他豁达的性格和深邃的文学风格。

创作背景:

《太皇太后阁六首》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晚春。他以这首诗表达了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的思考和隐忧。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耕文化,以及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农田的情景,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提到“十年无腊雪”,引发读者对气候变化的思考,这种气候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农业生产,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以“且欣三白压春田”的积极态度展现了对丰收的期待。诗中“尽驱南亩扶犁手”,通过具体的农耕情景,传达出农民辛勤耕作的画面,显示了对劳动者的尊重与赞美。而“稍发中都朽贯钱”则暗示了经济的流通与繁荣,虽然钱币可能有些破旧,但它们代表了一个正在复苏的社会。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也体现了苏轼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道十年无腊雪:人们共同谈论,过去十年没见腊月的雪,暗示气候异常。
  • 且欣三白压春田:但我们欣喜地见到春天的田野上覆盖着白色的麦田,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尽驱南亩扶犁手:农民在南方的田地里努力耕作,展现劳动的场景。
  • 稍发中都朽贯钱:中都的市场上开始流通一些破旧的钱币,暗示经济的复苏。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关系,如“无腊雪”与“三白压”形成对比。
  • 象征:三白象征着丰收,朽贯钱则隐喻着经济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农民劳动,传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对丰收的期待,表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雪:象征着严寒的冬天,代表着不利的气候条件。
  • 三白:象征着丰收和希望,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扶犁手:体现出农民的艰辛与努力,代表着勤劳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共道十年无腊雪”指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 A. 雪
    • B. 雨
    • C. 风
    • D. 晴天
  2. “且欣三白压春田”中,三白指的是什么?

    • A. 白色的花
    • B. 白色的麦田
    • C. 白色的雪
    • D. 白色的云
  3. 诗中提到的“中都”是指哪个地方?

    • A. 南京
    • B. 北京
    • C. 杭州
    • D. 广州

答案:

  1. A. 雪
  2. B. 白色的麦田
  3. B. 北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太皇太后阁六首》更侧重于描绘自然与农耕生活的和谐,而李白的诗则体现了更为奔放的个性和对酒的豪情。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其一 为张目寒兄题陈树人先生月桂图,在晋祠所画也 水调歌头•京口 水调歌头 次王运使韵 水调歌头 清明严濑 水调歌头·年春里 水调歌头 岳阳寄定庵王万户 水调歌头 送包录事归省 水调歌头 其三 别其年次淡心韵 水调歌头 壬辰 水调歌头 宴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无所用心 玉车 单人旁的字 逆珰 知几 攧唇簸嘴 与天地同寿 耳字旁的字 痱子 话开头的成语 远年近岁 棋开头的成语 乛字旁的字 身不遇时 点结尾的成语 成何世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